1970年12月的一天,非洲大草原上,幾十頭大象圍著一頭雌象,好像在集會似的。原來,那被圍在中間的雌象是一頭患了重病的老象,它已有氣無力,連站也站不住了。不一會兒,它蹲了下來,低著頭,喘著粗氣,偶爾扇動一下耳朵,發出一聲低沉的聲音。

圍在四周的象群,用鼻子把附近的草葉收集來,捆成束,朝雌象嘴邊投去。但是,那雌象已經不能吃了,隻是艱難地支撐著身軀,最後,終於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

這時,圍在周圍的象群,突然發出一陣哀號。一頭為首的雄象,用長長的象牙掘鬆地麵的泥土,並用鼻子卷起土塊,朝死象身上投去。接著,全體象群也都紛紛用鼻子把泥土、石塊、樹枝、枯草卷成團,投在死象身上。片刻,死象就被掩沒了,地麵堆起了一個大墩。為首的雄象這時一邊用鼻子卷起土加在土墩上,一邊開始用腳踩踏土墩。接著其他的象都跟著去踩,一會兒,就把土墩踩得結結實實,成了一座堅固的“象墓”。

最後,雄象發出一聲洪亮的號叫,象群立刻停止踩踏,把土墩圍在中間,一個個繞著土墩,慢慢地走著,就像人們在追悼會上進行向遺體告別的儀式一樣。一直走到夕陽西下,雄象帶著象群,耷拉著頭,扇著耳朵,甩著鼻子,依依不舍地離開土墩,走向密林,漸漸隱沒在暮靄之中。

象齒焚身

【釋義】焚身:喪生。象因為有珍貴的牙齒而遭到捕殺。比喻人因為有錢財而招禍。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