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州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於加強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持“打民族牌,走民營路,謀富民策”的發展思路,全力實施“發展抓項目”戰略,國民經濟運行呈現出速度加快、質量提高、效益上升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提前一年實現“十五”計劃確定的奮鬥目標。
一、2004年國民經濟運行形勢分析
2004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4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7%。三次產業呈現“一帶雙增”的格局。第一產業增加值14.73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14.32億元,增長15.6%,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第三產業增加值13.45億元,增長10.9%。
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及貢獻率看,第一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18.2%,拉動生產總值增長2.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47.8%,拉動生產總值增長5.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4.0%,拉動生產總值增長3.6個百分點。
(一)農業經濟結構繼續調整優化,重點產業發展勢頭較好
全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和省委8號文件精神,全麵落實“一減三補”政策措施,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要目標,著力壯大商品畜牧業、經濟林果業和特色種植業三大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優化產業布局,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2.21億元,比上年增長5.21%。
1.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麵積234.33萬畝,增長1.45%,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由上年的76:15:9調整到75:16:9。糧食總產量達47.49萬噸,增長2.31%,其中夏糧總產16.71萬噸,增長1.11%;秋糧總產達30.78萬噸,增長2.98%。油料總產量達3.05萬噸,增長7.67%。農業區域經濟結構特色進一步突出。永靖縣發展無公害蔬菜、百合、洋芋等特色產業。和政縣加大雙低油菜推廣力度。康樂縣建立太空蔬菜試驗示範基地等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試驗示範項目47項。東鄉縣加快洋芋品種改良,和國際谘詢與資源企業聯合實施了洋芋脫毒種薯培育項目。廣河縣擴大奧太農業科技示範園生產規模,同時引進由美國培育的庫拉索蘆薈新品種。 2.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麵積39.2萬畝,增長7.8%,其中退耕還林5.55萬畝,荒山造林31.5萬畝。
3.畜牧業生產形勢較好。全州大力發展商品畜牧業,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集中力量重點發展規模養殖基地,畜牧業生產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6.52萬噸,增長6.19%。鮮奶、禽蛋和綿羊毛產量分別增長35.96%、9.2%和11_31%。全年新建規模養殖基地10個,新建規模養殖場84個,發展規模養殖戶1036戶。全州畜產品市場購銷兩旺,效益看好,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
(二)工業生產恢複性增長,運行質量有所提高
全州著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皮革毛紡地毯加工業、民族特需用品加工業、水電能源工業、建築建材業和冶煉鑄造業等優勢行業。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0.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41億元,增長17.95%。
1.各種經濟類型企業全麵快速發展。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3.88億元,增長11.35%;股份製企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增長19.65%;其他經濟實現增加值0.63億元,增長18.87%。
2.中央大型企業是拉動全州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3.12億元,增長12.84%;省屬企業實現增加值1.11億元,增長7.28%;地方企業實現增加值2.18億元,增長24.45%。
3.輕重工業生產協調發展。重工業實現增加值5.38億元,增長16.37%;輕工業實現增加值1.03億元,增長26.94%。
4.支柱行業生產增長加快,重點企業生產形勢良好。在支柱行業中,電力生產及供應業實現增加值3.62億元,增長13.54%;化學原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84億元,增長5.8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增加值0.21億元,增長89.28%;食品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17億元,增長2.74倍;地毯加工業實現增加值0.13億元,增長11.25%;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0.14億元,增長7.87%;飲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08億元,增長44.47%。從重點企業生產情況看,劉家峽水電廠生產增長26.34%,廣河宏良皮革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增長5.61%,華安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增長1.64倍,連海炭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增長42.22%,I臨夏市什錦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增長28.6%,八八果品廠生產增長60.2%,興強地毯廠生產增長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