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2004年定西市經濟運行狀況分析及2005年展望(1 / 3)

2004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全省、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具體要求,把發展經濟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以科學發展觀為基本指導思想,以項目建設和支柱產業為主攻課題,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整體經濟保持了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勢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2004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2004年,我市經濟運行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整體經濟保持了穩定增長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63.06億元,比上年增長9.04%。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11億元,增長6.1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6.90億元,增長14.3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0.05億元,增長8.72%。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11.32億元,增長10.66%,建築業增加值5.58億元,增長18.84%。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41.41%、26.80%和31.79%。二產增長較快,但其貢獻率小,一、三產貢獻率較大,但其增長相對緩慢,從而整個經濟呈現了慢於全省平均速度而穩定增長的形勢。2004年,我市經濟增長速度比全國慢0.46個百分點,比全省慢1.96個百分點。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良好

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全市上下在農業基礎建設、支柱產業開發、勞務經濟發展等方麵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國家有關“三農”政策得到了全麵落實,加之當年較好的天氣狀況,從而使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真正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條件,農業生產獲得全麵豐收,農村經濟生機盎然。

一是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2004年,全市各類農作物播種麵積達782.04萬畝(含複種28.33萬畝),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糧食作物574..09萬畝,增長5.52%;經濟作物156.11萬畝,下降9.9%。在糧食作物中,夏秋比由上年的35:65調整為28:72。秋糧中馬鈴薯麵積為300.24萬畝,比上年增加9.61萬畝,占秋糧麵積的73.14%。其中訂單馬鈴薯麵積為172.38萬畝,增長13%。經濟作物中,中藥材麵積為102.92萬畝。其中GAP中藥材麵積為10.8萬畝,增長50%。馬鈴薯和中藥材兩大優勢作物播種麵積已占到全部農作物麵積的51.5%,

二是種植業生產全麵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90.12萬噸,增長8.02%。馬鈴薯產量達到301.75萬噸(折糧60.35萬噸),增長16.01%。中藥材產量達到14.67萬噸,下降0.20%。糧食總產量成為我市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三是馬鈴薯產業成績卓著。馬鈴薯產業作為我市的主導產業,2004年得到了空前發展。2004年,我市馬鈴薯產業從品種的引進擴繁、生產過程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到產品的加工銷售,均實現了有效的對接。農民不再為優良品種找不到和產品銷不出去而發愁,而且收入也顯著增加了。購銷戶和加工企業也因貨源充足和產品暢銷而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整個產業鏈條已趨於完善。據初步統計,2004年全市馬鈴薯產業實現產值10.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3.73%,農民人均從其中獲得純收入408元,占全部純收入的25.31%(見表1)。

表1 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噸

┏━━━━━━━━━┳━━━━━━━━┳━━━━━━━━┓

┃ 產品名稱 ┃ 2004年 ┃ 比上年增長% ┃

┣━━━━━━━━━╋━━━━━━━━╋━━━━━━━━┫

┃糧食 ┃ 901218 ┃ 8.O2 ┃

┣━━━━━━━━━╋━━━━━━━━╋━━━━━━━━┫

┃ 其中:馬鈴薯 ┃ 603485 ┃ 16.01 ┃

┣━━━━━━━━━╋━━━━━━━━╋━━━━━━━━┫

┃油料 ┃ 42750 ┃ — 1.48 ┃

┣━━━━━━━━━╋━━━━━━━━╋━━━━━━━━┫

┃ 其中:胡麻 ┃ 32051 ┃ —5.74 ┃

┣━━━━━━━━━╋━━━━━━━━╋━━━━━━━━┫

┃甜菜 ┃ 6808 ┃ 2.39倍 ┃

┣━━━━━━━━━╋━━━━━━━━╋━━━━━━━━┫

┃藥 材 ┃ 146734 ┃ —0.19 ┃

┣━━━━━━━━━╋━━━━━━━━╋━━━━━━━━┫

┃ 其中:黨參 ┃ 33794 ┃ 1.38 ┃

┣━━━━━━━━━╋━━━━━━━━╋━━━━━━━━┫

┃ 當歸 ┃ 30876 ┃ 1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