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2004年白銀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綜述及2005年展望(1)(3 / 3)

4.大項目繼續拉動投資增長,成為投資增長強有力的後盾。2004年以來,全市加快了重點項目的建設步伐。全市共實施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資項目868個,比上年增加439個,增長102.33%,其中新開工項目708個,比上年增加402個。在全部施工項目中,計劃總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骨幹項目(單位)有26個,完成投資28.81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2.74%,拉動投資增長15.85個百分點。其中2004年完成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項目(單位)有:劉白高速公路130000萬元;靖遠二電三期工程44344萬元;銀光公司技術改造17636萬元;白銀公司技術改造14995萬元;靖遠煤業技術改造17925萬元,白銀市電信局技術改造5453萬元,縣鄉公路建設10428萬元,聯通白銀分公司通信網絡建設5423萬元。

5.資金到位情況良好,支撐了投資的較快增長。2004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50.9億元,比上年增長23.65%。從本年資金來源構成看,企業自籌、預算內資金和利用外資為主要來源,其中企事業單位自籌資金為21.27億元,占41.79%;預算內資金為7.80億元,占本年資金來源的15.33%;利用外資5.41億元,占1.1%。

國內消費保持穩定增長,消費品市場趨向活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1%。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8億元,增長11.51%;縣及縣以下12.58億元,增長12.59%。餐飲業不斷升溫,全年累計增長21.01%。

(五)金融機構存款增長明顯加快,貸款總量下降

2004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118.95億元,增長19.0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79.66億元,增長18.34%,各項貸款91.96億元,增幅下降12.7個百分點,貸款總量下降,國家適度緊縮銀根的政策開始顯現。

(六)消費品市場物價溫和上漲,原材料及工業品出廠價格呈逐月走高之勢

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糧食價格開始較大幅度上漲,成為居民消費價格不斷攀升的主要推動力。2004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3.5%,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上漲5.6%,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3.1%。

構成居民消費品的八大類中,食品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服務、居住類分別上漲8.8%、1.0%、3.5%、1.6%,而衣著、煙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下降3.8%、1.5%、1.9%。回顧這幾年市場物價變動情況,1997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1998一1999年分別下降1.3%、2.8%,2000—2001年分別上漲0.1%、1.6%,2002年與上年持平,2003年10月份開始物價持續小幅上升,當年上漲1.2%,2004年開始物價漲幅有所提高,但從我市來看,居民對糧價及食品價格的上升反應平穩,並對國家控製物價過度增長報有堅定的信心。

受投資及市場需求趨旺和國際、國內市場價格上揚的影響,生產資料及工業品出廠價格均呈現較強的上升勢頭。2004年,全市工業品平均價格比上年上升83個百分點,其中煤炭產品上升10.03%,有色金屬產品上升23.13%。

二、經濟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民增收難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今年雖然出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麵,但農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今年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麵的,既有農產品豐收、價格上漲的因素,也有政策性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的拉力均存在相對減弱的可能,未來農民增收的難度還很大。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高漲也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城鄉居民內部高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也呈擴大之勢。

二是三次產業結構還不夠優化,發展不夠全麵。農業生產基礎依然薄弱,防災抗災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任重道遠。工業生產和效益的快速增長主要依靠部分主導行業和骨幹企業的支撐,高技術類和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產品數量少、規模小,產品競爭力和效率的提高受到製約,整體經濟效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小,發展較慢,不利於就業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就業壓力增加等因素短期內不會很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