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2004年嘉峪關市經濟形勢分析及2005年展望(2)(2 / 2)

二、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結構偏重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相對縮小

長期以來,我市工業占全市經濟的比重始終在60%以上。近幾年酒鋼新產品逐步投入生產運營,項目落實,成效顯著,不僅有力拉動了我市整體經濟的發展,也使]二業所占全市經濟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到2004年已達80%。第三產業雖然呈快速增長的態勢,但由於總量偏小,增長幅度也低於第二產業,所占國民經濟比重進一步下降,由2003年的16%降至2004.年的13%。

(二)我市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緩慢,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問題不容忽視

2004年雖然出現了農業高速發展、農民大幅增收的良好局麵,但農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緩慢。2004年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麵的,既有農產品豐收、價格上漲的因素,也有政策性的因素,但農民收入仍主要來自土地,來自二、三產業的相對較少,未來農民增收的難度還很大。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高漲也會對農民增收帶來不利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從2003年的4600元擴大到2004年的4973元,城鄉居民內部高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也呈擴大之勢。

(三)部分企業流動資金供需矛盾突出

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部分企業反映流動資金緊張的聲音逐漸增強。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73.85億元,比年初僅增加6.41億元,增加額比上年減少8.85億元,貸款增長率下降19.61個百分點,信貸支持力度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同時,各金融機構在儲蓄存款穩定增長的同時,企業存款增幅下降。12月末,金融機構企業存款少增3.14億元,存貸比隻有0.77。同時,企業應收賬款和產成品資金擠占流動資金,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1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淨額8.52億元,產成品資金7.62億元,“兩金”占流動資金的比重達到16.2%,其中市屬企業的應收賬款比上年增長2.23倍。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資金供給難以滿足需求。當前我市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技術支持、投資服務和管理谘詢等服務體係不夠健全,中小企業信譽不高,還款能力不強,在緊縮性宏觀調控下,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貸款尤為困難。

(四)地方缺少大的投資項目,投資需求相對不足

2004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42.58億元,居全省第八位,比2003年前進了1位,增長46.5%,居全省第二位,僅次於甘南(61.9%)。但我市是一個典型的投資拉動型城市,投資已成為現階段我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促進投資增長已成為保持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選擇。從整體情況看,我市地方投資總量不足,引進項目中,大項目偏少,小項目偏多,尤其是缺乏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並且有的項目屬高汙染、高耗能項目,部分項目的生產工藝、設備屬國家限製的項目,經濟增長缺乏後勁。

三、2005年展望

2005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慢於2004年,但世界經濟發展依然處於上升階段,經濟增長的勢頭將進一步持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必將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增長。從國內環境看,多種因素支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的內在增長動力還較強,國內經濟進入一個新的增長階段這一基本特征沒有改變,消費者信心指數平穩回升,顯示微觀經濟主體對未來經濟走向預期良好,投資體製改革的深化還將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我市經濟已進入新一輪擴張期。預計2005年全市經濟仍以平穩較快增長為主旋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一個較快的速度。

(嘉峪關市統計局 武文昌高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