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蘇聯政府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3日,周恩來複電表示熱忱歡迎,並互派大使。自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新中國先後與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德意誌民主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和越南民主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至1951年底,新中國與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瑞典、丹麥、瑞士、列支敦士登、蘇蘭建立外交關係。
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毛澤東為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
10月13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召開常委擴大會議,通過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的決議。1953年8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
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宣告成立。政務院設政治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和30個部、會、院、署、行。
10月25日海關總署宣告成立。中國海關從此完全掌握在中國人民手中。
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成立,郭沫若任院長。
11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朱德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成立,劉亞樓任司令員,蕭華任政治委員。
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通過封閉妓院的決議。此後,全國各地也相繼采取行動封閉妓院。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決定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通過省、市、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會後,地方各級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先後由各地人民政府召開,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成為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的一種過渡形式。
同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成立於1947年5月的內蒙古自治政府改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首府由原駐地烏蘭浩特移至張家口,後遷至歸綏(今呼和浩特)。
12月6日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成立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統一辦理留學生及學者回國事宜。從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共有 1536名高級知識分子從海外回國參加建設。
12月16日毛澤東抵達莫斯科對蘇聯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訪問。1950年2月14日,中蘇兩國政府全權代表周恩來、維辛斯基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中蘇關於貨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
12月23日-31日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改革舊教育的方針和步驟,確定了發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為工農開門。
1950年
1月6日北京市軍事管製委員會頒發布告,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國兵營地產,征用兵營及其他建築。1月和4月,北京市軍管會收回、征用美國、法國、荷蘭和英國的兵營地產;6月和9月,天津、上海市軍管會先後收回、征用法國的兵營地產。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大陸的駐軍權被徹底取消。
2月24日政務院發布《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
【講析】
例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的一小部分。從例文中看到 大事記是以時間為順序,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如實記載和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公務活動的一種文書。其作用是比較完整、清晰地反映工作的發展軌跡,使人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可作為總結、檢查、統計和資料編纂的重要依據。大事記的寫作格式包括標題和正文兩部分。正文內容一般為時間和事項兩部分,可以分條分項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