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敘議交織,事理融合
悼詞的寫作,在表達手法上應當是以敘為主,敘議結合。其中“敘”(事)是對死者主要經曆和生平事跡的表述,“議”(理)則是在此基礎上對其地位、業績和影響等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使行文產生一種強大的震撼力。對此,這篇悼詞體現得十分突出。文中對鄧小平同誌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曆史時期的重大政治活動進行了闡述,並據以作出恰如其分地評價。例如“他在黨的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在八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在他擔任總書記的十年間,為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為總結經驗,糾正失誤、調整政策,克服主要由於‘左’的錯誤而出現的三年經濟困難,擔負起繁重的任務,提出了許多正確的主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中先敘後議,有敘有議,敘議結合,使行文顯得嚴謹縝密,說服力極強,同時也使人們對鄧小平同誌在擔任黨中央總書記十年間的主要業績有了準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用語樸實,準確精當
由於悼詞文體適用場合的特殊性,要求其用語必須以準確、簡潔和樸實為原則。無論是對死者的主要經曆和事跡的敘寫,還是對其業績的評述,都要這樣做。即便是那些抒情性悼詞,也要力避華浮豔麗之語。要用樸實的文字陳述實在的事,用恰切精當的語句闡明實在的理。在這方麵,這篇悼詞堪稱典範。通讀全文,我們不禁為其高超的用語藝術所折服。例如“在這兩次偉大革命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曆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這就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兩次偉大革命,兩次曆史性飛躍,造就了兩個偉大人物,這就是毛澤東同誌和作為毛澤東同誌的戰友、事業繼承者的鄧小平同誌”。這段文字,沒有任何冗辭贅句,而是用極其樸實的語言對“兩次偉大革命”、“兩次曆史性飛躍”、“兩個偉大人物”、“兩大理論成果”作出交代,從而使人深刻認識到鄧小平同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處的崇高的曆史地位。又如“他力挽狂瀾,強調要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對‘文化大革命’以來所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麵,大刀闊斧地進行整頓。他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置個人榮辱安危於度外,冒著再—次被打倒的風險,同‘四人幫’進行了堅決的鬥爭”。這裏,通過幾個四字格詞組和對成語的巧妙點化,將鄧小平同誌無私無畏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風展現出來,令人肅然起敬。再如“鄧小平同誌不僅以他創立的光輝革命理論指引著我們,而且以他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錘煉出來的鮮明的革命風格感召著我們……”一段中,除多處運用四字格詞組外,還以句段間構成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行文顯得嚴整縝密,富有氣勢。從這個角度看,一篇樸實精當的悼詞,其語言運用的藝術以及由此產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無窮的。
【例文125】
準東公司首屆文化節開幕詞
公司董事長×××
(2008年11月20日)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來賓,同誌們:
深秋準東,金色盡染。在建設如畫的準東綠化廣場,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歡聚這裏,共同慶祝準東公司首屆文化節隆重開幕。借此,我謹代表準東公司黨委、準東公司向前來參加文化節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原準東公司老領導、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準東公司作為準噶爾東部石油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今天已走過了15個春秋。15年來,自強不息的準東各族石油兒女為新疆石油工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本屆文化節的主題是“團結、拚搏、超越、發展”。其意義就在於,要繼承石油人團結拚搏、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發揚與時俱進、開拓發展的創新精神,開拓團結協作、和諧發展的企業關係和企地關係。通過文化節,培育以人為主體,以價值為核心,以文化為引導,以規章製度為保證的現代企業文化,形成公司強大的凝聚力和原動力,從而樹立起共同的企業追求、共同的行為準則、共同的道德規範,共同的責任感、榮譽感為內容的現代企業文化理念,營造公司“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和諧環境。
我衷心地希望公司各單位、公司各族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到公司首屆文化節中來,盡展雄風,拓展素質,大展才藝。我也相信,通過公司各族幹部職工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準東公司首屆文化節一定流光溢彩、絢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