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尾聲(1 / 2)

範老的自述還沒完,但與葛任有關的部分,就到此為止了。

理完上述文字以後,我又另外找齊了丁查保存的那幾份報紙:民國32年6月1號的《逸經》,6月2號的《民眾日報》,6月3號的《申埠報》,以及6月4號的《邊區戰鬥報》。這幾份報紙都涉及到了葛任之死。不過,此時距葛任之死(3月6日前後)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其中,《逸經》的文章最為全麵。在同一天的報紙上,還有關於物價飛漲,小偷被搶;城垣淪陷,日軍輪奸;車夫納妾,妓館八折;日軍推進緬甸,滇緬公路被關;小兒路迷,少婦忤逆等等報道。關於葛任的那篇短文,發表在仁丹廣告和保膚聖品乳酪膏廣告之間:

近幾日,報社同仁又再度憶起葛任先生。葛任乃青埂人氏,葛洪之後,其父葛存道先生,早年追隨康南海先生。葛任曾留學東瀛,歸國後參加了五四運動,後又至蘇俄調查十月革命後之社會狀況。蓋因其有蘇俄經曆,故至大荒山蘇區後,在中國布爾塞(什)維克內部節節高升。葛任先生經年著述《行走的影子》一書,殊為可惜的是,此書稿現已了無蹤影。去年的今日,他奮袂執銳,與日寇決戰,犧牲於二裏崗,迄今屍骨未見。然,多曰之前有傳聞,葛任還活於人世,報社同仁無不欣喜。近日方知,乃指葛任先生精神永存。嗚呼,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為自己一生劃(畫)了一個圓滿的大寫的句號,實為天下文人之表率也。

文章中的最後一句顯然讓當時的中央政府感到了不安。政府或許認為,文章中所說的“圓滿的大寫的句號”,是對葛任的代號〇號的暗示,暗指葛任並沒有死於二裏崗。所以,第二天的《民眾日報》上,就刊登了如下一則消息:

記者今日拂曉獲悉:國府正醞釀掀起學習抗日英雄先進事跡活動。無論黨派,不分國別,隻要為抗戰而死,皆為國民之效仿對象。犧牲於台兒莊的張自忠、犧牲於衡陽的美國人弗蘭克·施爾義、犧牲於二裏崗的葛任、犧牲於黃石口的加拿大人諾爾曼,白求恩十人,為首批人選。

次日,宗布的《申埠報》,原封不動地轉錄了這條消息,並加了一個編者按:“1943年5月10日,美國記者賽珍珠女士在《生活》雜誌上發表《給中國一個警告》一文,指出‘政府中的高壓者比以前更高壓了’,‘中國人現已央求美國的援助應直接交付中國民眾,用於民眾之身,而不應用以資助某一黨派集團’。現在,國府亟應此略,當為上策。”我從黃濟世的《半生緣》中得知,這個編者按,正是出自宗布本人之手。順便說一句,我查遍當時的報紙,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國民政府並沒有掀起這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