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文語篇(1)(1 / 3)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語道出了著文寫作的精妙心得,靈感可隨生活閱曆的增長而湧現,同樣寫作能力也可隨“讀文之言,閱文之語”而日漸提高。

天地風景

太陽

果然,過了一會,在那裏就出現了太陽的一小半,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光亮。這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麵升起來,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麵。那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刹那間,這深紅的東西,忽然發出奪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發痛,同時附近的雲也著了光彩。

——巴金《海上的日出》

炎炎的太陽,高懸在世界的當空。紅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麵,地麵著火了,反射出油一般燃燒的火焰來。蒸騰,窒塞,酷烈,奇悶,簡直要使人們的細胞與纖維,由顫抖而炸裂了。

——柔石《人間雜記》

水天相連的地平線上,由淡青變為淡黃色,漸漸又由淡黃變為緋紅、深紅、金紅,緊接著金光四射,躍出一輪紅豔豔的朝陽!霎時間,整個鄱陽湖顯得生機勃勃,碧藍的湖麵上金波閃爍,白帆點點。再看看含鄱口左邊高聳雲霄的五老峰和右邊陡峭的犁頭尖山,啊,百裏鄱陽湖一起被收攬在這兩山夾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陳祖芬《廬山》

遠處,在草場盡頭的樹林後麵,光芒四射的太陽不慌不忙地升上來,在樹林的黑色樹頂上燃起了火焰。然後,一種奇怪的、激動人心的活動開始:草場上的霧氣越來越快地往上升,由陽光照成一片銀白色。這以後,地麵上就聳起灌木叢、樹木、幹草垛。草場仿佛在陽光下溶化,向四麵八方流去,顏色金黃而帶點暗紅。這時候,陽光接近岸邊的、平靜無波的河水了,於是整條河都好像在活動,所有的水都湧到太陽照著的地方來。太陽越升越高了,它歡歡喜喜,祝福一切,曬暖光禿而凍僵的大地,大地就發散出秋天的甜香。清澈的空氣使得大地廣漠無垠,把它無限的擴展開去。一切都在往遠方飄去,而且在召喚人們也到大地的藍色邊沿上去。我在這個地方看見太陽升起過十多次,每一閃在我的麵前總是誕生一個新的世界,充滿新奇的美麗……

——(前蘇聯)高爾基《人間》

天,沒有一絲兒雲。熱度隨著太陽升高了。灰塵一陣一陣地跟著弟兄們的腳步揚起來,黃霧般的,像翻騰著一條拉長的煙幕陣。越走越熱,太陽一步一步地像火一樣懸掛在天空,熊熊地燎燒著大地。汗從每一個弟兄們的頭上流下來,流下來……豆大一樣的掉在地上。地上也熱熱的發了燙,腳心踏在上麵要不趕快地提起來,就有些刺辣辣的難熬。飛塵也越來越厚了,粘住人們的有汗的臉膛,使你窒息得不得不張開口來舒氣。

——葉紫《夜哨線》

我們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約半個鍾頭,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輝映著朝霞,賽似剛從高爐裏傾瀉出來的鋼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張開眼睛直視。過了一會兒,紅日冉冉上升,光照雲海,五彩紛披,燦若錦繡。那時恰好有一股強勁的山風吹來,雲煙四散,峰壑鬆石在彩色的雲海中時隱時現,瞬息萬變,猶如織錦上麵的裝飾圖案,每幅都換一個樣式。這樣的景色霞光,我們就是在彩色圖片和彩色電影中也很難看得到。

——黃秋耘《黃山秋行》

太陽開始沉落到科西嘉的後麵,科西嘉的群山襯托著天空畫出鮮明的輪廓,雄勁地呈露著崢嶸的山峰。這座大岩山像巨人亞達麥斯脫似的氣勢洶洶地俯視著小船,它遮住了太陽,而太陽染紅了它較高的山巔。陰影漸漸從海上升起,似乎像在驅逐落日的餘暉。最後,太陽的餘暉停止在山頂上,在那兒逗留了一會兒,把山頂染成火紅色,像一座火山的峰頂。

——(法)大仲馬《基度山伯爵》

一會兒,那原先在黑夜中仿佛撐住了藍色天空的山峰頂上,出現了好些灰白色的雲塊,它們漸漸亮了起來,仿佛一團團預告大火來臨的輕煙。接著,陽光的大火就突然在鄰近的阿平寧山和維蘇威山的山坡上熊熊地燃燒起來了。山頂的白雲頓時變成了玫瑰色,又從玫瑰色變成紫色,最後,它們發出了金色的霞光,於是,在那些原先矗立著又黑又可怕的巨大花崗石山峰上,一下子奔瀉著生氣勃勃、輝煌燦爛的陽光的湍流……好像在這個火山巨人的腳下鋪上了一大幅奇妙的、由蔥蘢的綠樹和絢爛的鮮花所織成的彩色地毯。

——(意)喬萬尼奧裏《斯巴達克思》

天空變成了淺藍色,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兒擴大了它的範圍,加強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陽要從那天際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裏。

太陽以它最初的赤金般的顏色覆蓋在麥田上,麥田便泛起一片金色,湧起無邊無際的金色的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