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格局不同了(中)(1 / 3)

周三的事情顯得有些虎頭蛇尾,記者們和吃瓜群眾們苦等了一個下午,但是所謂的決裂大戲卻並沒有出現,恰恰相反,人家金鍾銘和楊賢碩竟然是以一種非常和諧的姿態出現在《請回答1997》片場的,甚至都可以用把臂言歡來形容了。

而接下來的事情,雖然在大家一開始看到那副樣子的時候就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但真等出現了,還是讓一眾乘興而來的娛記們瞬間敗了興致——兩個當事人雙雙用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評價了中午出現的視頻,大概意思就是說小孩子喝多了而已,不必在意雲雲。至於楊賢碩一大早過來,則是因為一些別的事情,主要是CUBE和YG合作的事情,而且雙方還討論的很愉快。

總之,一團和氣。

而其中,唯一的一點區別,隻是兩人的立場有些不同罷了,畢竟是GD這個後輩評論金鍾銘這個前輩,所以楊賢碩難免要多說幾句致歉的話,回去還要嚴加管教雲雲。而金鍾銘卻是幹脆的置之不理,甚至開始就著這個機會大談特談《請回答1997》這部電視劇。

說實話,所有人都知道這倆人是在作秀,但是問題在於麵對著這麼兩個圈內大佬級人物,媒體最多也就是挑撥啊,隻能指望著他們自己出火,可要是挑撥沒用還能咋辦?答案是涼拌!

話說,按照韓國媒體自己搞的一份調查,據說是采樣了韓國文娛屆上千位從業者得到的權威結論,韓國文娛產業最具支配力的十個人物,前三分別是金鍾銘、李秀滿和楊賢碩呃,所以說,大家終究是要靠眼前這倆人吃飯的,該給麵子還是要給的。

於是乎,甭管這些人心裏怎麼想,但眼前卻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場稀裏糊塗的《請回答1997》推介會。

“確實因為不到2%的收視率而感到鬱悶。”金鍾銘忍不住稍微皺了下眉頭。“我原本預想的應該是4%,甚至更高”

“可要是按照您設想的這種首映收視率,那這部電視劇在你眼裏最終能達到一個什麼水平呢?”就事論事的討論問題,記者們當然理直氣壯。

“10%?”金鍾銘給出了一個有些不可思議的數字,而且雖然從語法上來說他這是一句明顯具有試探性的疑問句,但那語氣怎麼聽怎麼像是在陳述某種事實。

呃,雖然知道你信心十足,但是捧這麼高合適嗎?10%,這是《花樣爺爺》都沒達到的水準。

“這個其實比照著《花樣爺爺》來的。”不知道是不是一眼看穿了記者們所想,不等對方繼續發問,金鍾銘就主動解釋了起來。“而按照那個來看的話,雖然都是七八周的播放周期,但是我們每周兩集,近兩個小時的播放量,收視率爬升率應該會更快一點。所以,10%的最高收視率並不是憑空推斷出來的。”

“但是金鍾銘先生不是也講了嗎?你這是按照《花樣爺爺》的4%首映收視率為基礎做出的推斷,現在實際上的首映收視率是1.6%”說這話的是個網絡媒體的記者,而且言語中明顯有為金鍾銘鋪設台階的感覺。

“可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請回答1997》能夠達到這個目標。”金鍾銘麵色從容,不知道是真有底氣,還是在肆意大言吸引眼球。“一個好故事,一套出色的影視工業,再加上一個精良的製作團隊,絕對不會因為首映宣傳受到衝擊就失去色彩的”

聽到這裏,旁邊支棱著耳朵裝兔子的楊賢碩心裏當時就是咯噔一跳,他明白,金鍾銘終究還是凡人心性,還是對最近的這些事情心裏有氣的。不過話說回來,心裏明明動了氣卻還能保持住風度大度處理,這就更說明問題了。而且,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方將RB市場完全撒手就給自己的事情那就更應該是確鑿無疑,是可以相信的了。那麼回去以後,是不是可以盡快大幹一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