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六國滅秦(1 / 3)

【012】六國滅秦

大趙惠文王七年,大將軍括長平一戰,全殲秦將白起所部,秦國自此一蹶不振。

——————————————————————————《大趙史-趙括列傳》

大趙惠文王十年,大將軍括拜六國聯軍帥印,統禦趙,楚,齊,燕,韓,魏六國,並戎狄所部,逾三百萬雄師,自東,南,北三麵進擊秦國。秦自三年前白起長平一戰落敗,元氣大傷,無力抵禦六國大軍,終於,大趙惠文王十一年四月,鹹陽破,秦國亡。

——————————————————————————《大趙史-趙括列傳》

*************************************************

郭浩深深的被這一行字吸引住了,趕緊向下看去。

“大趙惠文王七年,大將軍括長平一戰,全殲秦將白起所部,秦國自此一蹶不振。”

什麼?秦國一蹶不振?郭浩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遍,沒錯,掐了下自己的手臂,有痛感,沒錯,這書是這樣寫的。郭浩又翻到了這書的封麵,之間灰褐色的書麵上,用蒼勁的筆力寫著幾個黑色大字《大趙史》,應該沒錯!郭浩暗道:這裏是大融了,既然我在前世根本就沒這個朝代,看來肯定在中國曆史上出現拐點了,興許到了另一個時空裏麵了。繼續看吧!

郭浩看到這頁書上有《大趙史-趙括列傳》字樣,想到,這趙括不就是紙上談兵的那個嘛,在長平之戰可是因為他的毫無實戰經驗才被一代戰神級別的萬人屠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啊!怎麼這裏他倒是把白起給幹掉了啊?

郭浩看的是一頭霧水,心道,還是找下長平之戰,看看這趙括是如何幹掉白起的六十萬大軍的吧。

郭浩向前翻了翻,找到了趙括傳,長平之戰那一部分。

大趙惠文王七年,大將軍括代廉頗帥印統兵四十萬與秦將白起鏖戰於長平,時人皆言括紙上談兵,無實戰經驗,秦將白起對亦此深信不疑。孰料,括大張旗鼓於表麵,謀篇布局於暗裏,一改廉頗堅壁之策,輪番出擊,擾亂白起心神,拖延時日。暗裏飛書魏王,楚王。魏王,楚王皆明唇亡齒寒之理,魏王遂派信陵君將兵二十萬星夜襲秦,楚王命春申君率兵三十萬千裏長驅逼近白起大營,括盡起四十萬精銳,三國大軍合力圍剿白起,浴血七日,大敗白起於長平!六十萬秦軍丟盔棄甲,伏屍遍野,堆積如山,血流成河!自此,秦國一蹶不振!

郭浩看到這裏,倒吸了一口涼氣!

趙括的四十萬大軍未被白起坑殺,他反而和信陵君,春申君合力以九十萬大軍滅掉了秦國的六十萬大軍!秦國自此一蹶不振!?

拐點難道是這裏?郭浩繼續翻閱,他關心秦國的處境如何了。

“大趙惠文王十年,大將軍括拜六國聯軍帥印,統禦趙,楚,齊,燕,韓,魏六國,並戎狄所部,逾三百萬雄師,自東,南,北三麵進擊秦國。秦自三年前白起長平一戰落敗,元氣大傷,無力抵禦六國大軍,終於,大趙惠文王十一年四月,鹹陽破,秦國亡。”

六國聯軍?三百萬雄師?趙括還成了六國聯軍的統帥?這是哪門子曆史啊!郭浩將那本《大趙史》,輕輕合上,腦袋混沌一片!這與他所熟知的曆史完全顛覆啦!徹徹底底的完全不同!

這大融距離趙括滅秦的年代相距多少年呢?郭浩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繼續拿起了那本《大趙史》,繼續向滅秦之後看下去。

“大趙惠文王十五年,趙王與楚王,齊王密謀於淮水之畔,合謀三分天下!大趙惠文王十六年,趙齊聯軍滅燕,大趙惠文王十八年,趙齊楚聯軍滅韓,大趙惠文王十九年,趙楚齊聯軍滅魏。秦,韓,燕,魏既滅,戰國七雄僅餘趙楚齊三國!大趙惠文王二十年,趙王,楚王,齊王二度會盟淮水,定策三國瓜分天下。會盟之後,三國發布公文,淮水以南皆屬楚國,淮水以北,以濟水為界,濟水以東皆屬齊國,濟水以西皆屬趙國,自此三國鼎足而立!”

我靠!這裏也有個三國!郭浩砸兩下書架,腦袋亂的厲害!這書看的頭暈眼花,都是哪裏對那裏啊!

郭浩扔下《大趙史》,去放置地理水利那書架上去找尋地圖一看了。翻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張,郭浩心道,看來還是不發達啊,這全國地圖竟然找不到!如此三分天下,這大楚豈不占地萬裏啊?大趙將秦國的地盤基本全部搞去了,夾帶著原來三晉的地盤,這齊國也就分得了燕國的荒蠻原野啊,怎麼想也是齊國吃虧啊!肯定是齊國滅秦的時候沒怎麼出力,趙楚兩國肯定不會把好肉給齊國的。

郭浩就這樣也沒有地圖憑空猜測著。因為沒有地圖,郭浩隻是知道淮水便是淮河,在前世的中國也是公認的南北分界線,至於這東西分界線的濟水,郭浩還真不知道這濟水是在何方。

算了,郭浩沒心思再去找大融的帝國全圖了,還是去看看這大融究竟處在戰國之後多少年了吧,也好算出來這大融究竟相當於後來的正常的中國曆史上的大漢還是大唐,大宋那個時代的啊!

郭浩將《大趙史》第一卷放進了書架,徑直摸出了《大趙史》的最後一卷,也就是第八卷,翻到最後一頁,看見了如下文字:

“大趙末帝六年,齊楚聯軍攻陷邯鄲,大趙王朝自此覆滅。”

短短的幾行字,郭浩根本就無從判斷這大趙王朝究竟存活了多少年!

郭浩依然不甘心,又走到《大齊史》的書架前,直接抽出了《大齊史》的最後一卷,翻到最後一頁,看見了如下文字:

“大齊殤帝三年,楚軍攻陷臨淄,大齊王朝自此覆滅。”

郭浩看的有些抓狂啦!還是沒能看出關於這些王朝年限的任何蛛絲馬跡,既然這大趙大齊都被大楚給滅掉了,那就看看大楚的吧。

郭浩於是走到放置《大楚史》的最後一卷,一如剛才,同樣翻到最後一頁,終於看到了不同於大齊大趙的字樣。

“大楚一統末年,天下大亂。北方蠻胡各族大舉入侵中原,大楚久居南方,無力控製中原,鞭長莫及,中原地區終被蠻胡各族及六國後裔瓜分,前後建有十國,計有後秦,後趙,後齊,後魏,後韓,後燕,西戎,北狄,東遼,南蠻,或短暫一統,或政權並立,長達百年之久。大楚無力遠控中原,退求其次,固守長江以南,然,大楚自連年用兵滅趙滅齊之後,國勢日微,朝政腐敗,終被權臣胤無極篡權奪位,大楚末帝兩年,於郢都禪位於胤無極,自此,楚國覆滅,大胤王朝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