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家庭禮儀(3)(2 / 2)

學習、教育怕的不是問題多,隻要能夠發現問題就好辦。如果問題都發現不了,改正問題就成了無稽之談。我們怕的是,發現了問題卻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改正問題,特別是當問題看起來“多如牛毛”的時候。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您隻需要從一個地方做起,如果您發現自己或者孩子身上有許多問題,可以把它們記錄在本子上,然後一點點地糾正。

所以,當家長麵對錯誤、麵對問題時,要注意的是:每次隻注意一個問題!改正一個錯誤!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要把孩子看得一無是處!

四、不能隻看學習成績

我們往往以一個人的成績來斷定其學習的努力程度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由於人們過分重視成績的作用,導致學生認為上學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考試更是苦中之苦。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筆者覺得有必要重申考試的意義和目的。首先,考試並不是一切,成績也不能說明所有問題。考試,是階段性的檢驗,有很多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考試成績,比如心情,甚至臨場發揮。另外,任何一場考試都不可能全麵地、精確地考量學生的水平,因為考試內容本身就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涵蓋學生所學的所有知識點。最後,成績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這樣的事想必誰都聽過:同班的同學,一個學習一直很好,高考卻發揮失常,沒有考上大學;另一個人成績一直平平卻出其不意地考了高分。對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是見怪不怪,正因為考試有其不公平、不合理的因素在內,因此,成績並不能說明一切。也許有些家長會說,怕考試,說成績不重要,隻有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這麼說。

其實是因為家長、老師都太看重成績,誇大了這種檢測手段的作用,使其變成一種壓力和桎梏,讓孩子反感和排斥。學習好的孩子,因為一般都可以考出好成績,所以不會有太多心理反應,但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來說,分數真的就是命根,它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家長看了分數之後,也許是一頓臭罵,也許是一次?

誇讚!

學習成績是所有人都關心的,但學習目的絕不隻是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如果狹隘地理解學習目的,片麵地追求學習成績,是不可能得到真正進步的。即使孩子的學習狀況暫時不錯,也是很脆弱的,沒有生命力的。我們的周圍有一些曾經學習很優秀的同學現在又如何了呢?不少現實告訴我們不會做人、不會生活的所謂好學生是沒有前途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過於重視結果,把分數當成最重要的,而應該重視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目的。也就是說,學生首先要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在學習中感到快樂,才會由被動變成自發自主地學習。隻有自覺的、快樂的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激發人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也隻有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才可能取得好成績。

另外,在學習基礎上,實踐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終日把他們關在家裏,杜絕一切戶外活動,以為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其實這樣做,即便孩子的成績有所提高,對他能力的培養也是毫無益處的。

五、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