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家庭禮儀(2)(3 / 3)

品和器具,切莫大驚小怪;看到痰盂便桶、血跡膿水類,不要躲躲閃閃,麵露厭惡狀;看到病人消瘦憔悴、水腫黃疸之類的病態,也不要愁眉苦臉。

與病人談話,態度要謙和溫柔、親切熱情。臥床病人由於有人到來,可能會坐起來進行接待,這時應盡量勸其躺下。如果病人仍執意要爬起來,則應上前攙抉。看望病人時,不要老是跟病人談論他的病情,而應該說些愉快的話。不管病人的病情有多麼嚴重,也不能在他麵前流露哀傷的神情,更不能對著病人流淚。凡是會使病人悲觀、憂鬱的話題,都應盡量避免。

在探病結束時,記住要問一聲:“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嗎?”有的病人可能會向你提出要求,那麼,不管他要求的事情有多麼難辦,你也一定要努力去辦。

如果病人患的是傳染病或其他不宜直接探望的疾病,則可以改用短信的方式表達問候。

參加喪事、祭掃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一、喪事禮儀

參加喪事時一定要加倍注意自己的舉止符合禮儀規範。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把對亡者的處理當作極為莊嚴的事情。親友逝世了,我們通常都要到殯儀館向其遺體告別,參加其葬禮或吊唁活動。這種場合氣氛肅穆,由於親人去世,喪者家屬情緒都比較哀傷。為了體現自己對死者的尊重和對喪家的同情,參加喪禮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禮儀問題。

保持悲傷的情緒。不能麵無表情,無動於衷,更不能露出厭煩的神情或笑容。穿深色服裝(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褲)切忌穿得大紅大綠。

衣袖上要戴上黑紗,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不可昂首闊步,而應微微低頭,緩步慢行。講話時發音要低調,不能有怪腔。不可與參加喪禮的人交頭接耳,議論其他事情,甚至談笑風生;更不可結群吵鬧,嬉戲追逐。

堅持參加到底,不可以中途退出。

對死者的家屬進行勸慰,用溫情關切的語言勸其節哀振作精神。冷漠處之或啞口無言都是不適宜的。

二、祭掃禮儀

祭奠是對已逝先人的一種紀念形式。一般可分兩類:家庭祭奠和掃墓祭奠。

(—)家庭祭奠

一般在父母、袓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時舉行。通常是麵對遺像,占燃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鮮花一束作為清供,以示紀念。

(二)掃墓祭奠

一般在清明節、中秋節或春節舉行。祭掃先人墓地,一般有以下幾項內容:馨香三炷,鞠躬悼念,寄托哀思。墓前祭奠,過去凡晚輩都要行跪拜大禮,現在多以三鞠躬代替。

整修陵墓。一般是給墳墓培土,並整修墓道。由於平時雨水衝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墳頭自然受損,利用祭掃之際,可以進行整修和培高。墓表可鏟些草皮貼上,使草蔓延覆蓋後可減少水土流失。有的還可植樹以作紀念。獻上花圈或一束鮮花,並打掃、清理墳墓周圍環境。親友骨灰寄放在殯儀館的,可獻上微型花圈或絹花束,把骨灰盒的積塵撣淨,瞻仰遺像,鞠躬行禮,並低頭默哀。

看電視的時候也有禮儀嗎?

空閑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節目,

是一件很快活的娛樂活動。但是如果不注意禮儀,同家人爭看自己喜歡的節目,很可能會破壞和諧、溫馨的好氣氛。因此,在同家人看電視的時候,也要懂得一些禮儀方麵的要求。

要有節製、有選擇地觀看電視節目。在家中觀看電視,一是要有節製,最好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務以後再看;二是要有選擇,可以看新聞節目、動畫片以及科教片等;三是不宜長時間地看多集電視連續劇,既浪費時間,牽扯精力,影響學習,而觀看時,坐的位置與電視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以2?3米為宜。如果距離太近,損害身體健康。

要尊重別人意願,不得與別人爭搶。

獨自看電視時,不要影響家人的工作、學習或休息。節假日可以盡興地看電視,但要注意盡量地把音量放小,不要影響家人。不管何時,收看電視節目都要以自己家能聽清為宜,不要影響左鄰右舍的安寧。

教育自己的孩子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教師除了在學校要教育學生以外,還要回家做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多教師在學校時是學生的好老師,但是回到家中,卻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頭疼。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做好家庭教育。

有很多家長朋友談起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的時候,感到非常煩惱:買了許多書,看的時候也明白對錯,當時感覺很好,也很激動,可不知道怎麼搞的,看過就完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依然感到束手無策。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是人家的書寫得不好嗎?應該不是,是寫得不對嗎?當然更不是。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我們家長抱著在書裏找答案的想法,這種形而下的作風是不可能真正領會別人的成功經驗,也無法把那些好的經驗同化到自己的認識和行動中。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

一、首先從自己做起

首先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而不是馬上找孩子的問題,拿著這本書對孩子說,“你看看,你哪一點做到了?”想要別人有所進步,自己先得有提高。自己有了變化和進步,再去教育孩子就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