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1 / 3)

我不是“好”媽媽

我一直秉持這樣一條信念:孩子就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生。孩子教育好了,就是我們對自己對家庭承擔的最大的責任,同時也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基本的貢獻。

——題記

一個普通的家庭:而立之年的父親趕上了國企職工集體下崗,母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一個普通的家長:因“三心(放心、省心、開心)二意(誠意、天意)”帶孩子而孩子卻蓬勃生長常被人稱為“歪打正著”的“芋頭娘”;

一個普通的孩子:與天下千千萬萬個孩子一樣自然降生、自由生長、自主發展。(三自育兒經)

一份普通的生活:清晨,母親與孩子一起擠公交,父親做著小生意;傍晚,一家人圍在一起共進晚餐,飯後到瀏陽河邊散步、周末去嶽麓山爬山……日子雖然平淡,卻也愜意快樂!

然而這種平淡和詩意的生活卻因女兒的離開而有所缺失:2009年9月,初中畢業的女兒以意想不到卻又是意料之中的優秀表現被新加坡政府錄取為全額獎學金學生,小小年紀就帶著期待和向往登上了赴異國他鄉求學的飛機,與我們長期別離了……

圖1 女兒在簽約會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圖2 全家和新加坡丹絨加東女校校長合影。

那一年同時被推薦參加考試的四大名校學生共有80名,最後錄取的男女學生才各6名,考試的科目為數學(以邏輯推理題為主)、外語(筆試的閱讀、作文及麵試的口語)和智商測試題,全部由新方出題在通城大酒店全封閉測試,時間兩個整天,第一天測試完後我們問女兒怎麼樣,女兒有點遺憾地說:“一般,20分鍾要做60道智商題,我還有幾個沒做完。”一分鍾做3道,基本上沒有思考的餘地了。但聽女兒說“一般”,我們心裏就有底了,女兒對自己要求很高,每次考完試都是說一般,結果卻還可以。後來我們了解大家都沒做完,他們可能是想在同樣的時間、都不能做完的情況下,看誰的正確率高、速度快,他們其實是在選拔真正的優秀者啊!第二天下午所有的測試都完後有兩個小時等待的時間,我們打電話給女兒問她在哪裏,她說在旁邊的圖書館看書,“其他同學呢?”“有的回去了。”女兒可能對自己比較有把握,一個人在靜靜地等待,我們考慮到考試是女兒自己的事,也都沒有去送考,都是女兒自己一個人來去。下午5點多了,還沒消息,我們又忍不住給女兒打個電話,關機!難道是女兒不好意思說沒考上?我們也很焦急和納悶。又過了一個小時,對話終於打通了,“錄取了!剛才在開會交代注意事項。”女兒平靜地說,真佩服她沉得住氣。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既感到意外:因這一個多月時間裏女兒根本就沒怎麼認真複習過,隻是找了一個口語外教練習了幾天而已,又覺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女兒這幾項都應該算是強項。後來我們分析發現,所謂的測試重點可能就是那60道智商題。

思念如抽絲。

女兒走後,我仍習慣性地6點20起床,做早餐,女兒床上的被子也還放著,但仍舊不能填補心裏的空洞,我開始搜尋一切能找到女兒成長足跡的影子:女兒從一歲多開始的塗鴉、女兒的一句話作文、女兒的周歲手腳印……我一件一件將之掃描、打印,光畫作就有1千多張,作文也有15萬多字,從那些稚拙的線條和文字裏看著女兒從一棵小苗慢慢長成一棵樹,便萌發將女兒的成長經曆寫出來的念頭。

其實,女兒是自己長成一棵樹的。

作為母親,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媽媽,常被人笑稱為“芋頭娘”,就是那種不怎麼管小孩的人,女兒感冒了,也不給打針吃藥,過幾天感冒就自己好了;上學前的衣服幾乎沒買過新的,都是朋友、同事、親戚家的小孩穿過的;吃飯時間到了,卻沒見著人;父母都出差了,7歲不到的女兒一個人在家用微波爐熱飯吃;7歲多隨我到北京出差時因要開會,女兒一個人遊北京城;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女兒卻連學校規定的補課都沒去……然而就是這樣的“芋頭娘”經常被人有點羨慕地形容為“歪打正著”:女兒雖然沒人“管”,各方麵卻都很優秀——身體健康(中學生校運會女子實心球第一名、學校籃球隊隊長)、品行端良(經常自願參加營盤街社區環保隊活動)、成績優異(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學校年級前2%、中考6A生、有較強的語言能力(英語口語很好、還學習了日語過了二級),更重要的是女兒自立能力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是自己一個人坐公交車回家)、學習向來不需父母督促、自己的生活也管理得井井有條、能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有主見、較少受外界的影響、有著健康快樂的精神特質。

殊不知,我的所謂“歪打正著”,其實是建立在閱讀各國先進教育理念基礎上的,這種教育理念可能和我們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同或相反,我始終認為在孩子的成長中,能考到好成績固然很好,但第一名隻有一個,高分數、好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事實上,一些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問題常常被我們忽略,它們才是孩子未來的保障。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而我這個“芋頭娘”看似不管,實則是集幾大教育觀於一體,秉持“讓女兒自由行走”的“歪打正著”育兒經,給孩子充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