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開了那個病房的門,我看到孩子媽正在給孩子洗腳,那孩子精神還好,就是瘦得皮包骨一樣,瘦弱的脖子上頂著個大腦袋,似乎隨時都有要支撐不下去的感覺。“你忙完了到辦公室找一下我好嗎?”我對孩子母親說。
孩子母親走進了辦公室,我讓她坐在了我的身邊:“我是今天的值班大夫,我想問問你孩子的病情,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那麼悲傷?不知道我能不能給你一點幫助。”孩子的母親眼淚一下子湧出眼眶:“教授今天給我談了孩子的病情,說孩子的病治不好了,最終是死路一條……”原來,這個孩子得了很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先後在四家大醫院住,一共住過八次院,也嚐試著中醫治療,可是仍然反複發作,不能痊愈。這次在我們醫院檢查,提示腸道裏多發性潰瘍,治療效果非常不好,教授如實向家屬告知了病情。
孩子媽媽對我說,孩子是這家裏唯一的一個男孩,為了治療孩子的病,家裏的錢已經快花完了。農村家庭,一個男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這孩子的到來給他們家庭帶來的隻是痛苦。現在家屬無奈地決定帶孩子出院,於是出現了剛才的那一幕。
我耐心地聽著家長的敘述,最後對她說:“醫學有很多局限性,很多病目前還治不了。作為醫生,我們真的很無奈。
作為孩子的母親,你已經盡力了,做到無愧我心就好了。有時候,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命運……”
我看到孩子的母親情緒好了很多,就讓她回病房了。一股無名的衝動忽然讓我想到了點什麼,我跑到附近的一家嬰兒商店給孩子買了桶低敏奶粉送給了那個孩子的媽媽。孩子媽從口袋裏掏出錢要給我,我推開了她的手,對她說:“好好喂養孩子,永遠不要放棄。”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裏,得到的愛總比付出的多,因為他會從多方麵得到愛,父母的愛,親情的愛,友情的愛,等等,而你卻不能完全地回報給那些給你愛的人,但你可以盡量把自己的愛分出來一些,給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你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或許能帶給另外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勇氣。
我想,這或許是我理解的一種平衡,這樣的生活或許才會更完美,這就是我理解的一種回報。
醫生是很容易被感動的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許多人對醫生印象不好,認為他們醫德缺乏,麻木不仁,隻會賺錢。其實,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善良的。沒有哪個醫生願意把病人越治越壞!也沒有哪個醫生不願意用最短的時間把疾病診斷出來!更沒有哪個醫生故意消極怠工,希望惹來官司。
“大夫,給你說句心裏話,我對你非常感激,雖然兒子得的是個不太重的病,但總感覺是你救了我孩子一樣,真的非常感激。”孩子媽接過我手中的處方,很認真地對我說著。
“不敢這樣說,你言重了。”很久沒有聽到家長對我說這些話了,尤其是從一個很普通疾病患兒家屬口中聽到這樣的話,我一下子竟然覺得有些不自在,但是內心裏竟然忽然湧出一些暖洋洋的久違的感動。
家長離開後,我忍不住對身邊大夫說了剛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感慨起來。張大夫說:“是呀,我也碰見過類似的一件事情,我那天值班,半夜來了個急診病人,孩子爸對我說:‘真抱歉這麼晚還把你叫了起來……’真沒有想到他們會那麼說,你說,碰見這樣的家屬,你不想好好服務都不行。”“是呀,其實,我們並不需要什麼回報,能聽見他們說一聲“謝謝”就足夠了……”
“感動別人,其實很簡單,主要靠大家的互相理解和換位思考……”大家三言兩語地議論了起來。小小的一件事情,我們竟然感動和感慨了半天。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許多人對醫生印象不好,認為他們醫德缺乏,麻木不仁,隻會賺錢。其實,絕大多數醫生都是善良的。沒有哪個醫生願意把病人越治越壞!也沒有哪個醫生不願意用最短的時間把疾病診斷出來!更沒有哪個醫生故意消極怠工,希望惹來官司。其實,所有的醫生都有一個願望,希望自己的患者順利治療和出院,不要發生任何意外。
然而,有些人看病的時候,載著有色眼鏡看醫生,用敵意和懷疑甚至惡劣的態度對待醫生,一些媒體片麵的報道,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醫生身上,似乎一切都是醫生導致的。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恐怕沒有幾個醫生還能坦然去工作!兒科醫生更難當,我看到了,今年的畢業生,即使很難找工作,也沒有幾個願意主動來兒科工作。
我們科室,十年時間,走了20多個醫護人員。我們這裏,幾家知名的大醫院為了降低風險,撤銷了兒科住院部和新生兒科室。然而,有關兒童疾病的大事卻接連不斷出現,一會兒是毒奶粉腎髒結石,一會兒又是手足口病蔓延,兒科醫生要承受多麼大的預防和治療任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