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級浮屠(2 / 3)

一直在前麵爬行的淩吟晨,突然感覺到一絲絲微風的流動,淩吟晨知道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於是吩咐隊伍加快了行進速度。少時,已來到地道的盡頭,淩吟晨用探照燈往裏照,發現裏麵是一個若大的石室,地道口距離地麵約有七八米高,固定好繩索後順著向下爬,到了地麵淩吟晨才能夠更好的觀察著這座石室。陰森森的石室占地大約400平方米,用巨石堆砌而成的牆壁以等邊六角型的方式排列著,石室的頂部成尖錐型,在石室北麵緊靠著牆壁供奉了一尊坐佛,厚厚的塵埃根本就掩蓋不住佛像所表露出來的那份尊嚴和慈祥,佛像前擺著一台神龕,從神龕上的印記和四周圍亂七八糟的痕跡可以看出,這裏是徹徹底底的被洗劫幹淨。

月城武吩咐隊員們休息一陣,然後才安排各自所負責的工作項目,通過隊員們熟練的技巧,很快就進入了緊密有隙的搶救性考古挖掘。淩吟晨站在神龕前,掃視了一遍神龕和佛像基座,沒有發現放玉盒的印記,於是環著石室搜尋一圈,還是一無所獲。

用石英石雕刻而成的佛像半睜著一雙慧眼盤腿坐於蓮花之上,栩栩生動的嘴唇好象無時無刻都在誦念著佛經,仔細觀看佛像的臉盤和穿著,淩吟晨肯定這尊佛從沒出現過史籍文獻裏,他想不通,佛本來就是一種崇高的傳承信仰,沒理由會默默無聞的被誰供奉在這裏,為了確定一下,淩吟晨叫過月城武,問道:“武哥,有沒有看到過有關這尊佛的文獻資料?”

月城武注視著佛像看了半天,才搖搖頭,說道:“沒有,不過很奇怪,雖然有很多東西默默的退出了曆史舞台不被人知道,可是這種信仰的力量絕對不會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淩吟城說道:“我也有這種猜想,石室所有的一切給我一種直覺,這裏出現的時間絕對比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還早,而且之間的時間差距大的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月城武神情凝重的說道:“如你所說,這裏表麵就給我一種很久遠很久的感覺,可是中國的佛教是從印度引進來的,之後才漸漸昌盛起來,有史料記載以來在佛教引進之前還未曾聽說過有關於佛的支言片語,若真是如此,那可就不是迷這麼簡單了。”兩個人沉默了許久,月城武好象又想起什麼,抬起頭問道:“關於這裏,那本佛宗密卷後麵的樓蘭古文有沒有提起?”

淩吟晨說道:“沒有,這幾天忙的都沒有時間和你說,那段樓蘭古文我也隻是了解個大概意思,密卷上的樓蘭古文正是樓蘭一朝國師刻的,而那國師是一名和尚,說他一天在靜禪打坐的時候,一陣風吹過,在他麵前憑空出現一位同宗,那出現的人二話不說就用神通變出本金書交給國師,說道‘佛宗密卷’後,那出現的人瞬間就變成繁星點點消失的無影無蹤,到現在這本書為什麼又會出現在這裏,那就無從可知了,不過還提到更讓我驚奇的一點,整本密卷是一把鑰匙,我想隻有找到放玉盒的地方或許能夠破解其中一二,隻是剛找了一圈也沒有發現放玉盒的地方,看來要叫隊員們留意一下,這裏可能還有其他的密室入口。”

通過踐踏過的痕跡,終於在佛像背後找到了一道石門,石門之內是一間暗室,在暗室中央的石台上,淩吟晨發現了一塊沒有灰塵掩蓋的印記,玉盒與印記比對後剛好吻合。淩吟晨仔細觀察著暗室,隻覺得光滑的石壁反而襯托著地麵凹突不平,蹲下身子用手撫去凹處的塵埃,淩吟晨發現每個凹下去的地方都是整整齊齊的長方形方格,在方格正中央鑲嵌著一枚說不上名字的小石子,才幾厘米深的凹形方格很容易就讓人忽略。叫上月城武一起清理之後,能夠很清楚的看見四十九個凹形方格有規律的排列在地麵。淩吟晨注視著地麵的方格陷入了沉思,當眼神不經意的瞄到石台上的玉盒時,思路頓時豁然開朗,淩吟晨走到石台前把玉盒打開,取出佛宗密卷就用匕首割斷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