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古書(1 / 2)

記得月城武是在八年前一次古墓考察中認識的,那時候淩吟晨剛從專業學院出來,在考察隊裏他是跟著隊長做副手,說的難聽點就是一個打雜的,六年時間一晃而過,隊長這個老頭子把他一生所學盡可能的都教給了淩吟晨,兩年來通過隊長的關係和自己的努力,雖然說不上在國際,但在國內還算小有名氣。月城武和淩吟晨不在同一個考察隊,自從那次認識後,兩個人經常合作,月城武作為實力派的人物在各方麵對他很是照顧。

幾個月沒有聯係,就在昨天,月城武來了個電話,要淩吟晨今天無任如何在家裏等著他。“當...當.....當.”古典的英格蘭式坐鍾敲了十下,若是時間建立在等待的時候,總會發現那是多麼的無聊,淩吟晨拿起茶幾上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晨報準備再看一遍,以此來打花時間.....不多久,能聽見屋外汽車馬達的機動聲越來越近,伴隨著一聲汽笛出租車在別墅門口停下,月城武提著一大包行裝從出租車下來,付了錢後疾步流星的拉著淩吟晨走進客廳。

月城武隨手把包往地上一放,叫道:“餓死我了....昨晚從開羅飛回來,早上下飛機後直接打車來你這,沒想到在半路竟堵了4個小時車,我這遭的是什麼罪啊!”抱怨完,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拿起茶幾上的蘋果就啃了起來。

吩咐管家做些吃點後,淩吟晨問道:“什麼事這麼急?去年聽說你在‘古樓蘭’怎麼跑開羅去了?”淩吟晨知道,做考古這一行,雖然工作上很隨意,但是遇到一些迷題時,都會急的像火燎屁股,不把問題解決,連睡覺都不塌實,或許隻有這樣熱情的投入,才能夠發掘更多的未知世界。

“走,去你工作室!”月城武說完,就提起地上的行李包,不過,看他的神情有些許疑重。

放在工作台上的是一個玉盒,樣式非常的古樸,看不出來是哪個時期的東西,但絕對和古埃及的曆史文物搭不上邊。40CM×40CM方形玉盒有8CM高,永遠不會腐化的玉盒表麵刻著清晰生動的圖紋,小心翼翼的打開盒蓋,放在裏麵是一本純金泊紙裝訂而成的史籍,看著史籍的封麵讓淩吟晨徹底的興奮起來,絕不會錯,封麵的“密錄”兩字用的是樓蘭古文。

月城武說道:“怎麼樣?有何感想?”

“古樓蘭!”淩吟晨和月城武同是考古工作者,不同的是各有各的專研方向,月城武專項是遺跡挖掘類,而淩吟晨的專項是史籍和古類文字,正因為這點,月城武才會第一時間來找淩吟晨。

一聽到古樓蘭,月城武很是興奮,說道:“太好了,幾個月時間沒白費,你不是問我為什麼會在開羅嗎?恩...去年在樓蘭古國做一項科學考察我是負責人,直到文物出土才知道,除了我帶的考察隊同在的還有一批非官方的不法份子,盜取大量文物直接就出國,聯係軍方後,追了幾個國家才在開羅把它劫下,要不是軍方秘密出了人,可能這一批文物就廢了,你要知道那可是真槍實彈呐。”說完,月城武神情還帶著一絲餘孽。

“既然動了軍方,那這個?......”說著,淩吟晨用手指指向玉盒。

“這有什麼,有軍方介入東西弄上去了哪還有我的戲,我這不是好奇麼,於是偷偷的把這個弄過來,你可知道這世上有多少國寶級的文物在別人壁櫥裏當擺設品,再說我是拿來研究,又不是做些不法之事。”月城武說道。

兩個人對玉盒商討一陣之後,月城武填飽肚子去休息了,淩吟晨注視著玉盒良久,思維也在不斷運行著,據今為止有關於“樓蘭古國”之類的史籍是少之又少,正是因為自己對古文字類的嗜好,不放過任何機會去收集這方麵的文獻以及資料,才有今天這些許成就,其他的像古埃及,瑪雅文化,古印加帝國...都有一些研究,可是看到這個玉盒感覺有點棘手。

淩吟城從玉盒中捧出金書,迫不及待的翻開厚重的封麵一看,立時傻眼了,雖然整齊的刻著一排一排字,但淩吟晨能肯定,刻的東西絕對不是樓蘭古文字而是他所不知道的一種怪文,明明封麵用樓蘭古文刻了“密錄”兩字,這是怎麼回事?再次,淩吟晨觀看著封麵,除了右上角“密錄”這兩個樓蘭古文外,中間是一些不規則的圖紋,仔細的琢磨著圖紋,突然淩吟晨心神一跳,趕緊翻開古書後用書頁上的神秘古文和封麵上的圖紋一對照,才發現這圖紋根本就不是作陪襯用的花紋,而是四個和書頁上一模一樣的神秘怪文。這才知道為什麼一開始看到這金泊書時有種怪怪的直覺,原來“密錄”這兩字和封麵的圖紋不是同一時間刻上去的,細細研究兩種古文刻的線條和力度,肯定的是樓蘭古文是之後加上去的,或許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神秘怪文寫的,後來被某位古樓蘭人得到,有一天發現一些天大的事物,於是就把它記錄在這本神秘古書上來告訴後人。翻開書的底麵,證實了淩吟晨的猜想,最後一頁和底麵的背麵刻著密密麻麻的樓蘭古文。

淩吟晨對於樓蘭古文就像是小學生讀文言文,隻有咬文嚼字才能理解個大概意思,一口氣看完這密密麻麻的樓蘭古文,到最後還是一知半解。天黑下來了,淩吟晨直到月城武進來工作室才知道在這封閉的地下室整整坐了七八個小時,伸了伸坐久未動的麻木肢體,把了解到的一些情況都講給了月城武聽,仔細的聽完淩吟晨的講解後,月城武說道:“看來這物事的來曆還真是大有來頭,讓人很期待啊!那有沒有關於這本書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