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通常有三種寫法:
1.提綱筆記
一般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通過編寫提綱,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的結構,層次,材料的安排和作者的思路,對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摘錄筆記
讀書時你感到有意義的語句、精彩的描寫片斷可抄錄下來。但不同全文的抄錄,而是部分的摘錄。摘錄以理解為基礎,你認為在思想上有啟發、寫作上有參考價值的就摘錄下來。摘錄一定要精選材料,做到準確無誤,最好還能注明出處,以便日後查閱。
心得筆記
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讀後感。心得筆記主要是寫自己的收獲、體會或認識和感受。寫心得筆記,要在對原文融會貫通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有體會的部分聯係實際寫出來,並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想。
寫心得筆記要注意三點:
(1)必須認真閱讀原文。讀後感,必須是有“讀”才有“感”。離開了讀,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論讀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都不能“走馬觀花”,而是專心地、仔細地、反複地讀。要做到“熟讀精思”,邊讀邊想,充分領會文章的中心、重點、要點,從字、詞、句的運用,材料的選擇安排,到思想內容的深度及表現手法等都要仔細品味,然後從整體入手,找出體會最深的地方,才能寫出較好的讀後感。
(2)必須選好角度,確定重點。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是很多的,因此給人的啟迪往往是多方麵的。究竟文章的重點要談什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麵去發揮。例如《詹天佑》這篇課文,如果要寫讀後感,就可以從好多方麵去考慮:
①要為中國人爭氣。
②帝國主義嘲笑、欺侮中國人的時代一去不複返。
③學習詹天佑,勇於實踐,敢於創造。
④對待科學,對待工作要一絲不苟。
⑤不怕艱苦,虛心求教是成功之路。
但一篇讀後感不允許什麼都寫,千萬不要麵麵俱到,要針對實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二點來寫,才能寫得深刻、具體,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3)必須掌握好“讀”和“感”的關係。“讀”是先導,“感”是主體。讀後感的重點在“感”字上,因此,對原文的內容隻應作簡要的概括介紹,引用原文中的事理和語句也應隻鏑引最精彩的與“感”有關的語句,它是為“感”服務的,不能大段大段地摘錄原文,以免喧賓奪主。談感想不能泛泛而談,應當抓住重點,聯係思想實際,展開聯想,有的放矢地進行議論和分析。這是指在對原文某一點有深刻認識和感受的基礎上,自然地聯係社會、聯係個人的某些問題、事實,合理地進行對照、引伸,讓人明白一個道理,接受某種教訓,或者,某方麵的啟發,僅得某方麵的知識,切忌寫成檢討書、決心書,或空喊口號、空發議論。
總而言之,我們常寫讀後感,能夠幫助我們深入領會書中的內容,抓住文章各段的要點,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堅持寫讀後感,可以提髙作文水平。
怎樣記日記
日記是個人一天中工作、思想和學習的真實記錄,堅持寫日記,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培養觀察、分析事物的習憤和能力。
日記的內容,包羅萬象:可以記一天裏自己做的或看到的某一件有意義的事;或寫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或總結幹某件事的經驗和教訓;或記一個動人的場麵;或記一個可親可敬的人,記一個美麗的景色;或寫讀書筆記;或寫觀劇後感等。
總之,凡是看到的,想到的,親自做的,或耳聞目見,所思所想的,什麼事都可以。但不是事事記,更不能天亮起床一直記到晚上睡覺,一樁樁,一件件,事無巨細,點滴不落,羅列事情的“豆腐帳”,那樣讀來乏味,也毫無意義。
寫日記是一種練習作文、提髙寫作水平的好方法。貴在持之以恒。天天寫,日日記,日積月累,能收集許多寶貴的“生活素材”。從“天天練”中,你也一定能提高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觀察日記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記下來。當然,每次觀察最好選取一個側麵,反映一個中心。
剪貼日記把自己喜愛的郵票、圖畫、照片剪貼在日記本上,然後按照圖意寫一句完整的話。這種方法適合低年級小同學開始寫日記使用。
信息日記把自己每天了解到的信息記下來。如把介紹我國或世界上的新發明、新創造以及重大的時事政治新聞等信息記錄下來。
氣象日記把每天天氣的溫度、風力、風向和隨著季節變化出現的自然界新現象記下來。如“柳樹發芽了,大雁飛回來了,螞蟻出來了,桃花開了”,“屋項上有一層白霜,我們穿上棉衣了”等。
台曆日記把自己周圍發生的事如實地、簡明扼要地記在台曆上,也可以把當天最有趣或最重要的事記下來,少則一句話,多則一段話,這樣日積月累,寫作索材就會豐富多彩。
摘錄日記把自己閱讀到的名人格言、語言或者是描寫人、事、景、物的優美詞語摘錄下來,這對寫好作文,提高思想素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學習日記把每天學習所得或閱讀課外報刊書籍的體會、感想、收獲記下來。有些詞學讀課外書,光顧看熱鬧,一掠而過,看完就忘,這是不好的。要是寫寫讀書筆記,哪怕隻有簡單的幾句話,那也是有益的。
實驗日記不要一提“實驗”就感到密秘,其實,如種向日葵、種花、養蠶、養金魚或參加小發明、小製作、小科技活動,這也是日記的重要內容。
思考日記高年級同學把自己對事物的分析、思考,對是非的分辨寫下來,這對提高分析能力、辨別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怎樣寫讀後想
讀後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形式。“讀後感”是讀者讀了文章、作品之後,把感想寫下來的文章。寫好讀後感,不但有助於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認識生活、審美能力等。寫好讀後感,應掌握以下幾點:
深刻理解體會原作
感想不是無緣無故而產生的,它是就文章、作品的思想內容或寫作特點而發的。因而,要寫好一篇文章、作品的讀後恭首先要把文章、作品認真地閱讀幾篇,並且邊閱讀邊思考,了解它寫了些什麼,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為了表達寫作的意圖,作者是怎樣寫的等,這都需要認真的了解和把握,從而掌握文章、作品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2、及時把握閱讀中的所感、所思、所獲
閱讀一篇文章或作品,要有所感、所思、所獲,或受到文章的思想意義的啟示,或被作品的人物形象所感染,或在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或感到文章、作品的寫作方法具有某些特點等。這些在閱讀時的感、思、獲,是寫讀後感的重要內容。閱讀時,要善於思考、及時把握,必要時,邊讀邊作筆記。然後把這些感、思、獲理出頭緒來,為寫好讀後感,作好材料的準備。掌握寫讀後感的方法、要求寫讀後感的方法;一般有兩種:
第一,先總後分式。即先用一兩個自然段概述原作的主要內容,這裏要特別注意寫清楚,你感到文章、作品中最精彩的地方,並對這些方麵的內容作以總體概述,說說自己的總體印象,然後將自己的種種感想、體會分成幾個方麵,逐條加以評述。如果是初學寫讀後感,可以抓感愛、體會最深的一兩點來寫。
第二,總——分——總式。都先用二兩個自然段概述原作的主要內容,並寫出自己的總體印象,然後將具體的慼受、體會分成幾個方麵,逐個加以評述,最後將自己的感受、體會加以總領。
寫讀後感的要求,主要有三條: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寫讀後感,都應該注意:①緊密聯係自己的思想實際,不要空談;②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③重點應該放在“感”上。寫讀後感一般有“述”,即敘述作品中的有關內容;有“議”,即寫出自己的感想、體會,“述”是為了“議”,因麵重點應落在“議”上。並力求“述”要簡明,“議”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