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別發音易混的聲母
由於受方言的影響,很多同學平翹舌不分。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要掌握這兩組聲母發音的要領和特點。發橋翹舌音時,舌尖要翹起,頂住或接近前硬齶。發平舌音時,舌尖平伸,頂住下齒背。它們的區別有三點:一是舌尖伸出的角度不同,一個翹起,一個平伸。二是舌尖所在的位置不同,一個在前硬齶處,一個在下齒背。三是發音時的口形不同,一個雙唇微微突起,一個略扁平。區分這兩組聲母時,還可以結合形狀的比較來記憶。掌握這些要領,就能把它們準確地區分開。
怎樣區分發音易混的韻母
有些同學在使用漢備拚音時,常常把韻母音混為一談,認為在發音時,它們的區別不大。實際上,它們雖都是韻母,但分為複韻母、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三種,區別還是很大的。複韻母發音時,口形要變化,由前一個元音向後一個元音滑動。而前鼻韻母,擺前麵韻母的口形,舌尖由低到高,抵到上齒背,氣流從鼻腔出。後鼻韻母,發音時,擺前麵韻母的口形,舌根抬起,抵住軟齶,氣流從鼻腔出。抓住這些特點,反複練習,你一定能夠準確地區別它們。
怎樣區分形狀易混的聲母
在讀和寫時,有些同學常把形狀相似的聲母搞混。區別它們的辦法一是要把每個字母的形狀特點記住,雖然它們都是由一豎和一個半圓組成,但半圓的位置和方向各不相同。
二是記住讀音和圖之間的聯係。
怎樣區分形狀易混的韻母
由於韻母之間都有一或兩個字母相同,因而許多同學辨不清它們。其實,分清它們並不難,隻要想到它們都是複韻母,複韻母的發音特點是口形由第一個韻母向第二個韻母滑動就行了。按照這個規律,就能讀準它們;聽寫字母,運用字母注音時,隻要想到這個規律,也能做到準確無誤。隻是開始要耐心、細心地辨認,反複多練,熟能生巧。
怎樣給音節標調
聲調是指字音的高低升降。它是語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音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普通話音節中有四種聲調,即: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調號要標在韻母頭上,但要記住,隻有韻母頭上可以標調。
另外,要注意幾種特殊情況。一是在朗讀時需要變調的音節,注音標調時標原調。二是有的音節在一定環境下要讀輕聲,這樣的音節不必標調,但如果在別處的語境中它不讀輕聲了,依然要標調。
怎樣讀準輕聲
在普通話裏,每個音節都有它的聲調。可是,在詞和句子裏,有些音節失去原來的聲調,變成一種又輕又短,聽起來很不明顯的聲音,我們叫它“輕聲”。讀輕聲的音,節不標調號,要念得又輕又短。讀輕聲的字一般有下麵幾種情況:1、名詞的詞尾。2、語氣詞。3、疊字名詞的第二個音節。4、單音節的動詞重疊。5、重疊式的形容詞。6、一些表趨向的動詞。7、一些表方位的詞。8、時態助詞“著”、“了”、“過”。9、結構助詞“的”、“地”、“得”。
怎樣讀準“啊”
“啊”在文章裏隨處可見,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作用和讀法。
1.用在句前時
(1)表示讚歎或驚異時讀陰平。如:啊,這可太好了!
(2)表示追問時讀陽平。如:啊,你這是什麼意思?
(3)表示驚疑時讀上聲。如:啊,你這怎麼回事?
(4)表示讚歎,明白等讀去聲。如:啊,我聽懂了,是這麼回事。
2.用在句中或句末表讚歎、肯定、辯解、囑咐、疑問時,由於受到前一個字的韻母或韻屬的影響,讀音發生了變化,可以寫成不同的字。
記住規律,讀課文,看書報時多留心,就不會讀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