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十三年的春節,與往年和平的時候一樣熱鬧,這也是大周自一百年前與天啟神國簽訂《蒼梧之約》後,所過的第一百個平和又幸福的春節。
大周的百姓過慣了好日子,沒有什麼居安思危的顧慮,口袋裏都是有幾個銅板就花幾個銅板。大周重農亦重商,賺錢的門道特別多,所以銅板來的容易,去的更容易。
大周疆域遼闊,南北橫跨三千裏,各地氣候各不相同,物產也各有奇珍。每逢春節,大周最熱鬧的地方,不是京城大衍城,而是大衍城偏南五百裏,陽州的府城——離歌城。曾經有一位白衣秀才經過此地,高歌一句: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吟罷他飄然西去,隻身入天啟,力敵天神殿三名大主教九天九夜,最終全身而退,不知所向。離歌城從此開始名動天下。
老百姓總是會習慣性地遺忘那些艱苦的日子,尤其是大周的老百姓,他們滿心希望,活得平安而富足。
如今離歌城吸引他們的,僅僅是這裏著名的一山一水,一寺一庵。
山為花草山,聽名字就知道景色不一般。水是離水河,就是白衣秀才微霜初渡的那條河。寺是兩全寺,寺裏和尚佛法高深,香火鼎盛。庵為靜心庵,庵裏選拔尼姑比較嚴格,有違佛法不著相的觀念,庵裏的主事人挑的尼姑個個都有模有樣,皮相甚為出眾,冠絕天下群庵。
昔時人已沒,今日花猶開。花草山東十餘裏,有一處勝景叫做陽穀花海。這裏地形特殊,氣候宜人,一年到頭都有鮮花盛開,引人入勝,四季遊人如織。花草山上有一座不怎麼出名的寺廟——花草寺,因著地利的緣故,時常也會有些抱著逢廟必拜心態的虔誠香客,來廟裏獻香火錢。
這一日早晨,李八卦可憐兮兮地蹲在花草寺的寺門前,捶胸頓足,滿心苦惱。住持念道師傅又來趕他下山,緣由是這個月他的業績不夠理想,沒有從陽穀花海拉到足夠的客人上山燒香,最主要還是香火錢少的緣故。
最讓這個十四歲的小胖子憤憤不平的是,每個月拉客的人數多少,全看住持老師傅的心情而定。老師傅喜怒不形於色,情緒很不穩定,時嗔時怒。香火錢多時喜,香火錢少時悲,完全一副身中貪嗔癡三毒不治的模樣。
唉聲歎氣的李八卦,一邊搖頭,一邊腹誹著某個無良的老師傅,嘴裏念念有詞:“世上還有這樣的和尚麼?這麼貪財還算和尚麼?這麼貪財的和尚為何還活得這麼精神呢?這世上還有天理麼?佛祖的眼睛長到哪裏了?”
“你屁股是長到門檻上了嗎?小兔崽子!”一聲怒吼從寺廟中響起,先於怒吼聲而來的,是一道殺氣騰騰的黑光。李八卦情急之下趕緊抱頭往前滾了一圈,險之又險,避過了那道明顯來者不善的黑光。
灰頭土臉的李八卦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全然不顧滿頭滿臉的塵土,跳起來便破口大罵:“會死人的!會死人的知不知道!老不死的,你想殺了我嗎?會死人的!”
花草寺門口,一道身影從寺內一閃而至,李八卦的氣勢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轉身一溜煙,踮起腳尖便向山下衝去。速度奇快無比,堪比剛才那道黑光。
寺門口,一位體型微胖的中年和尚倚門而立,左手叉腰,右手捧著一個金色的茶壺,嘴角抽搐,肉疼無比地看著寺門口的大柳樹。
“小兔崽子,回來給老子,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佛祖恕罪!八卦,回來給師傅買雙鞋!”
“滾!”李八卦字正腔圓的聲音從半山傳了上來。
中年和尚眼裏精光一閃,輕抬右腳,又一道黑光朝著山下飛去,氣勢比剛才那道還要排山倒海。
一陣微風吹過,寺門口的柳樹輕輕晃動,仿佛山下抱頭亂竄的李八卦。柳樹幹枯的樹幹上,一隻青色的布鞋赫然插在其中。此時此刻,隻有這隻鞋跟還冒著青煙的布鞋,默默地抗議著令人無語的這對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