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朱德副主席視察獨山子油礦紀實(1 / 2)

藍珂

1958年9月10日的早晨,對於生活在獨山子的人們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時刻。多年辛勤勞動,經過了一夜的休整,人們感到今晨的陽光格外鮮紅,就連樓前盛開著的花朵也顯得分外豔麗。人們在奔向自己勞動崗位的道路上,放聲歌唱著,談笑著,不時和相逢的人——不管認識和不認識,親切地打著招呼。

這時,朱德副主席在吃過簡單而樸素的早餐之後,來到了獨山子專家招待所樓前的花叢前。在歡樂的氣氛中,和這裏黨委會的同誌照了相,並親切地和大家握手。

臨別時,聚集在道路兩旁的職工和家屬們戀戀不舍地向朱副主席揮手告別。車子從煉油廠的路旁徐徐穿過時,朱副主席透過車窗再次看了一眼煉油廠及其他擴建工程的全景……

獨(山子)—克(拉瑪依)公路在不久前才鋪上了瀝青,筆直而平坦。幾輛小汽車平穩地向克拉瑪依——這個祖國石油工業的重要基地奔馳著。

有了人,就可以創造一切

一路上,人們心神舒暢,笑著、談著、唱著。我們同車的同誌,不禁回憶起了朱副主席在獨山子煉油廠視察的情景:9月9日下午3時許,朱副主席在時任自治區領導王恩茂、賽福鼎、包爾漢等同誌的陪同下,健步走進了煉油廠。

煉油廠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煉油廠廠長王澤同誌邊走邊向朱副主席報告著廠裏的各種情況。

1949年以前,獨山子煉油廠隻有少得可憐的簡單生產工具,煉油量很小。1950年中蘇合辦後,在蘇聯的幫助下,煉油廠修建了幾個主要車間,生產率大大提高,每年可處理原油7萬噸。但是,在克拉瑪依探區噴出原油之後,這個廠的生產能力便遠遠趕不上需要……

朱副主席細致地視察了煉油廠的生產過程,並親切地和各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交談、握手。

朱德副主席視察獨山子

在車間裝置的轟鳴聲中,朱副主席依次視察了蒸餾車間、裂化車間、焦化車間煉製原油產品的生產過程,並仔細觀看了焦化車間生產瀝青的操作過程。之後,朱副主席走到煉油廠擴建工程場地的邊沿上,舉目四望,煉油廠的擴建工程正在緊張地施工,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各種建築機具,有的人高舉著雙手向朱副主席致敬、鼓掌。

隨後,朱副主席一行來到了煉油廠的陳列室。王澤同誌指著牆上掛著的煉油生產流程圖表,把煉油的基本原理向朱副主席作了詳細介紹。

隨後,煉油廠的同誌向朱副主席介紹了生產出來的88種產品,其中有的產品在世界上也是奇缺和珍貴的,有的產品質量已達到了國際水平。

朱副主席細致地看了各種生產的標本,並代表黨中央和毛主席接受了職工們的獻禮。朱副主席諄諄教導大家:要綜合利用設備和資源,注意多種經營,把一切能夠利用的東西都提煉出來,不要把有用的東西丟棄了。他還強調說:“要與有關廠礦搞協作,協作就是力量,就是共產主義,協作起來什麼都能搞成功。”

當王澤同誌講到他們還煉出了煤焦油時,朱副主席關注地問:“哪裏還有這樣的煤能煉出油?”

王恩茂同誌答道:“六道灣的煤就可以搞煤焦油。”

王澤同誌接著詳細彙報了煉油職工解放思想,革新技術,對今年原計劃煉油18萬噸的指標,反複進行了論證,並提高到了33萬噸。他滿懷信心地向朱副主席說:“明年我們就可以煉油70萬噸,估計後年就能達到200萬噸。”

“搞這樣多,有困難吧?”

“有,主要是缺水,其次是機器設備跟不上。”

“水、設備,都要自己找、自己搞,難度是大,但隻要有人,就可以創造一切。”朱副主席說。

朱副主席在黃昏時分,還不辭辛勞地來到機修廠。走進大門,就是製作鑽機的車間,他老人家站在旁邊看了又看。

朱副主席來到獨山子的喜訊刹那間就傳開了,每個人都把能親眼看到他老人家作為自己平生最大的幸福。斯依得汗——一個年邁的維吾爾族老大娘,老遠地跑到這裏來,一定要看一看朱副主席。朱副主席熱情地接見了她,並和她握了手。激動和興奮使這位老大娘幾乎流出了眼淚。

……

幸福的回憶,使人們忘卻了觀賞沿途的美好景色。汽車平穩而迅速地前進著。突然車子離開了公路,駛向遼闊的草原,不一會兒,終於在幾頂帆布製作的帳篷前停下了。

黨和人民的希望

對於生活在這無邊無際盆地上的人們來說,看到奔馳而來的汽車和人,感到十分稀奇。何況今天是迎接這樣一位億萬人民尊敬而愛戴的革命老前輩呢!一顆顆跳動的心,是那樣的振奮,那樣的喜悅,又是那樣的自豪嗬!他們一個個喜出望外,在自己野外宿營地的草坪上奔跳著、歡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