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運動·觀察(5)(1 / 2)

看完日本隊和荷蘭隊的比賽,結果0-1,有些可惜。其實,日本隊發揮得很不錯,充分表現出了“大和民族”的特征,比如,執著和“粘力”。在FIFA的世界排名中列第四位的“橘紅強軍”荷蘭隊麵前,排在第45位的日本隊隻能采取“主守-反擊”的策略,這一點一定沒錯,隻是缺乏最後一刻的突破力,不得不承認,兩國隊伍之間依然存在所謂“實力之差”。但作為一個日本人,我對祖國隊伍的表現感到自豪,同時,也祝賀荷蘭隊取得勝利。

世界杯開始以來,我密切關注中國球迷如何觀看賽事。如前所述,中國球迷對本國隊未能參加的比賽爆發出世界領先的關注度。讓我很關心的是,中國球迷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觀察韓國隊、日本隊、朝鮮隊這一“東亞隊”的比賽。許多親切的朋友發短信、打電話鼓勵我說:“加藤,我很支持日本隊啊!”令我十分欣慰。

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許多中國球迷很不希望日本隊能贏,更不希望韓國隊能贏,這點讓我感到奇怪,難道中國年輕人又憤怒了嗎?是所謂“民族主義”的體現方式嗎?我們都是位於東北亞的國家,共享著儒家文化,同屬於“東方民族”。從“地區主義”或“東亞意識”的立場出發,本著“我是東亞人”的高度去支持日本隊和韓國隊是否是很理所當然?如果是我,無論如何,毫無懷疑地支持韓國隊。如果中國隊參加的話,也絕對支持中國隊,不是因為我現在居住在中國,而我是東亞人。我對這一地區主義抱著強烈的自我認同。

至於朝鮮隊,我也肯定支持朝鮮隊。雖然我國和朝鮮之間迄今為止未能建立外交關係,但我們都是東亞人。朝鮮隊在與巴西隊比賽上表現出的堅韌和毅力,讓我由衷感到自豪,表示敬意。中國球迷好像對朝鮮隊的支持有些微妙,是因為人家是你的“鐵哥們兒”,還是中國人有同情弱者的大國風貌?

當然,我說的都是相對的。每一個人都有支持自己最喜愛的球隊或球星的權利和自由。我隻是無法擺脫一種別扭感,中國人難道對東亞這一“我們的地盤”一點歸屬感和認同感都沒有嗎?

林丹的帥氣

2010年11月,廣州亞運會結束了,我最喜歡的中國男運動員林丹獲得了MVP。羽毛球男單決賽,林丹激戰三局,打敗了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奪得冠軍。林丹在隨後接受電視采訪說:“我很開心,很開心,我實現了,實現了!”

林丹奪得勝利之後,把上衣脫光,就像奧運會時取得冠軍後一樣把鞋子扔送給觀眾們,他很會為粉絲服務。據悉,他脫光衣服後,所有現場女球迷都瘋了。不難想象,她們覺得,林丹太帥了,健康的膚色,強壯的肌肉,幹淨的麵孔,精煉的動作,實在帥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假如我是女人,我也一定會喜歡上他。幸虧我是一般的男人,看待並分析他的時候還能帶點客觀和冷靜。

在這個世界上,長得帥的人不少;打球打得好的人不少;動作精煉的人不少;肌肉發達的人不少;眼神充滿魄力的人不少;膚色很健康的人不少;能跳得很高的人不少;聲音很好聽的人不少;穿衣服穿得很漂亮的人不少;時尚觀念發達的人不少……但這些一個一個的要素同時具備,並有機結合起來、表現出來,並有能力和條件使得它們麵向公眾,成為社會生產力的人很少。

林丹的帥氣是綜合的,跨越的,立體的。我與林丹沒有私交,相信他也不認識我。但從我個人對他若幹年的觀察以及我所獲得的相關情報可以知道,林丹是相當勤奮的人,他的勤奮使得上述無數潛能的有機結合和有力表現——這些本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

由此引發一種思考,與中國一般男人普遍缺乏時尚觀念和基本帥氣相比較,為什麼運動員的時尚觀念和基本帥氣如此突出?羽毛球的林丹、體操的鄒凱、田徑的劉翔等為代表,中國的男運動員確實相對於一般公眾,是帥的。

我們老外經常感到困惑,一起討論:“中國女孩子那麼漂亮、苗條、輕盈,站在旁邊的男人為什麼總是那樣?”曾有一位歐洲帥哥帶著相當認真的眼神跟我說:“加藤君,我受不了了,我去讓那些女孩子體會什麼是真正帥氣的男人!”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在同一個環境下長大、生存的中國人。就女性而言,一般公眾和運動員,都似乎具備基本的時尚和審美觀念。外國男人對中國女性的評價是很高的,這種好評不僅是針對那些演員或歌手,更多是不分地理位置和社會地位的龐大女性群體。女性能做到,男性憑什麼做不到。我曾懷疑我的觀察和看法本身有問題,但後來問了其他老外,他們幾乎沒有例外地同意我的看法,包括女性。我也問過中國的女性,她們也基本同意我的觀察。我的問題意識至少不是自以為是的,是帶著一定的社會性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