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孫猢出世(1 / 3)

話說當年,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功德圓滿,佛祖如來論功行賞,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封孫悟空為鬥戰勝佛,封豬悟能為淨壇使者,封沙悟淨為金身羅漢,封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至此,唐僧師徒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終成正果,各自歸真,暫且不表。

話說在離花果山不遠處,有一個小村莊,名叫大聖村,雖說僅有幾十戶人家,但戶戶姓孫,家家奉供齊天大聖的真身,因此得名。

村莊靠南,有一戶人家,是一對老夫妻,年過七旬,二老恩恩愛愛,相濡以沫,唯一憾事是年過花甲,卻膝下無子。二老心誠,日日燒香磕頭,祈求上天賜子。

這一年冬天的早晨,老翁起身之後,打開房門,一陣寒風迎麵撲來,朦朧中,老翁發覺外麵白蒙蒙的一片。老翁用手搓搓眼睛,抬眼往門外望去,天啊,外麵竟然下雪了。

由於大聖村地處傲來國的南麵,氣溫稍暖,雖然不敢說四季如春,卻也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但是冬天很少能遇到下雪的時候,而且這麼大的雪,還是頭一次見到。老翁喜出望外,急忙跑到火炕前,推了推尚在熟睡的老婦,嘴裏嚷道:“老伴、老伴,快快起來!”

老婦“嗯”了一聲,然後慢慢坐起身來,不知所以,問道:“什麼事讓你如此緊張?喚我做什麼?”

老翁說道:“外麵下雪了,好大的雪!”

老婦麵帶喜悅,說道:“是麼?那太好了,好久好久沒有看到雪了!快讓我出去看看!”

老翁說道:“你身子弱,外麵風大天冷,小心風寒,你還是在門口望望吧!”

老婦感受到了老翁的關懷,點點頭。

老翁搬來一把木椅,放在柴門處,然後從睡榻上拿起一條棉被,鋪在了木椅上。老婦一直看著老翁的一舉一動,臉上滿是笑意,那是一種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老翁把老婦包裹在棉被裏,然後彎腰把老婦抱在懷裏,老婦此時像個小女人一般,臉上竟然還有些羞澀,她乖巧地靠在老翁的身上。老翁抱著老婦,走到門口,輕輕把她放到了木椅上。

哇!好大的雪啊!太美了!老婦眼睛瞪得大大的,驚訝道。

雪好大好大,外麵的整個世界都是白色的,柴門是敞開的,雪花不時地飄了進來,落在了二老的身上。

老翁細心地拂了拂老婦身上的雪花,然後把老婦身上的棉被緊了緊,最後,雙手落在了老婦的雙肩上,輕柔地按摩著。

老婦靜靜地望著外麵潔白的世界,不知怎的,卻“唉”地歎了一口氣。

老翁說道:“你這是怎麼了?身子不舒服嗎?”

老婦搖搖頭,又歎了一口氣,幽幽地說道:“我對不起你!”

老翁說道:“你這是怎麼了?又說這樣的話!”

老婦雙目濕潤,自責道:“我沒有為你生下一兒半女的,是我對不起你!”說著,老婦從棉被裏伸出左手,輕握著自己的右肩上正在按摩的老翁的右手。

老翁停止了動作,安靜地說道:“你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也許這就是天意,就聽天由命吧。這幾十年來,隻是苦了你,跟著我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

老婦抓著老翁的手,說道:“我也是窮人家長大的孩子,不怕吃苦,有你陪伴在我身邊,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老翁沒有說話,雙手把老婦的左手裹在手心裏。老婦也沒有說話,眼睛始終望著門外,麵色安詳滿足,心裏卻想著,我要是能給他生個兒子那該多好呀?……

這時,老翁說道:“你已經坐了一個時辰了,該累了,回屋休息吧。”

老婦點點頭。老翁又把老婦抱起來,轉身走到了睡榻前,把老婦輕輕地放下。然後,老翁轉身去關門,就在門即將關死的一刹那,老翁依稀覺得天空中好像有一道光閃過,老翁也沒放在心上。

老翁衝老婦說道:“你歇著,我給你做飯去!”

老婦點點頭。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

原來剛才天空真的有一道光,而且是七彩霞光。原來剛才,恰巧觀音菩薩駕雲路過此地,念二老心誠,又念及當年和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緣分,便大發慈悲,從玉瓶中滴一甘露,落入老夫妻院中,說來也怪,甘露入土生根,發芽,瞬間功夫竟生出一株桃樹來。

觀音菩薩拂塵一揮,隻見春風四起,桃樹見風猛長,不大功夫,竟開花結果,生出一枚碩大的桃果,這桃果粉中帶紅鮮豔欲滴,異香撲鼻,皆因吸天地之精華,花果山之靈氣所致,屬凡間極品。

說來也巧,此時老婦忽然感覺口渴,便呼喚老伴道:“老頭子,我口渴,快給我拿些水來!”

老翁心疼,剛剛走近水缸,就聽“梆梆梆”之聲,屋外有人敲打柴門。

老翁納悶心道:“這麼早,這會是誰呢?”

開門一看,竟無一人,非常奇怪,又向前幾步,步入自家院中,左右還是不見人影,四處白雪。老翁感到奇怪:剛才明明有人敲門,難道自己老眼昏花?搖頭苦笑一番,轉身就想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