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微”笑人間——“微視頻”列傳(2)(1 / 3)

在促進微視頻盈利方麵,合潤傳媒公司董事長王倩認為,國內的所有微電影製作商還需要繼續積累,並逐漸培育出一批能夠成熟運作的專業團隊。“就產業化運作來說,我們還是要用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對於傳統電影來說,票房是其主要盈利渠道。整個產業鏈也為此建立了一整套遊戲規則和分賬模式。而新興的微電影要形成一條產業鏈並運轉順暢,也需要一個長期的探索和磨合過程,從而建立起穩定的盈利模式。

為了打造優質作品,合潤傳媒公司與新浪聯合出品的係列微電影《@愛》在資金、人員、設備的投入上都加大力度,並由《武林外傳》的編劇寧財神擔任總顧問。該係列分為《安婭的自白》《一見鍾情》《起死回生的愛》等10部作品,講述了10個愛情故事,代表10 種80後的愛情觀,單集的製作成本約在百萬元以上。

王倩介紹說,合潤傳媒在微電影商業模式上的探索已經有了突破;通過版權經營,目前已經能實現盈利;特別是渠道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越來越大,未來版權的開發空間更為廣闊。

可見,在完善創意和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高投入的微視頻也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華影盛視首席執行官趙雨潤說:“視頻網站的可選擇渠道太多了,他們現在缺少的就是流量。這個市場幾乎是無限大的。”

據艾瑞市場谘詢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1 年中國在線視頻行業市場規模為62.7億元,版權資源仍是競爭重點。預計2012年視頻行業版權市場將更加活躍,市場規模將實現翻番,達到126.3 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微電影版權銷售在其中或將大有可為。專家估計,中國微電影產業價值將在未來五年內達到100億元以上。

此外,微視頻的生存空間也絕不僅限於網絡媒體。凱迪拉克定製的微電影《66號公路》( 2011年)的網絡播映版時長90秒,剪輯成30秒的時長後投放到電視台播映,再以此將觀眾吸引到互聯網,從而在不同媒介用戶中實現效果整合。

百度出品的首部微電影《樹苗哥》( 2012年)則作為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故事片《搜索》的貼片,於2012 年7月進入院線放映。該片講述了一位貧困山區的村主任———“樹苗哥”通過百度網將村裏的樹苗推銷到全國各地、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真實故事。

網易娛樂總監王爾岡認為,對微電影內容的趣味性和觀賞性的開掘仍有很大潛力。微電影在與商業推廣的訴求結合之餘,還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各種不同模式要積極嚐試。這樣會有更多形態的好作品來豐富微電影市場,最終使微電影市場形成一個明晰的發展空間。[8]

然而,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使“微視頻”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快速成長,是一個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以整合平台資源為基礎,以量身定製為主體,以優質內容為保障,以明星話題為亮點,以傳播主流價值觀為核心,以係列傳播為形式,應當是這一行業做大做強的正確發展方向。”[9]

二、多彩多姿萬象生——“微視頻”之類型

廣義的“微視頻”包括通過網絡進行播映的影視節目片段及片花、微電影、微新聞、微綜藝節目、FLASH動畫、紀實短片、視頻剪輯、視頻廣告、音樂MV等各類視頻節目。我們可以將這些參差不齊的“小短片”大致分為微故事片、微紀錄片、微廣告片、微剪輯片以及微專題片、微音樂片等類型。

所謂“微故事片”,是以影像和聲音為表現手段來進行敘事的一種演劇形式的短小視頻節目,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並由演員來扮演人物角色。“短小精悍”的微故事片同樣具備基本的故事情節和完整的主題思想,需要依靠成熟的創意策劃和係統的製作體係來完成;通過視聽元素的組合來呈現給觀眾,講述一個精彩有趣的“微故事”。

通過視頻網站提供的在線視頻播放服務,網民可以觀看到來源各異的“微故事片”:一種是原創的網絡短劇,如“筷子兄弟”創作的《老男孩》《父親》等;另一種則是通過網絡播映的電影故事短片[10]或電視短劇。

例如,在2013年榮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紙人》( 2012年)僅有6分鍾的時長,於2012年11月2日在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長片《無敵破壞王》上映時作為“貼片”進行放映。而該片在網絡上播映後,其藝術水平更是廣受讚譽。

該片天衣無縫的結合了手繪動畫和CG電腦動畫,是一部黑白片;講故事的手法很熟練,故事的起轉承接也恰到好處,講述的是:21世紀中葉的紐約,一個男人在上班途中偶遇一名美麗女子,本以為這隻是一麵之緣,誰想到那個女子就在他辦公室街對麵的那幢大樓裏。憑借著一摞紙、一顆真心、想象力還有好運氣,這個男人開始了吸引對麵女孩注意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