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1 / 3)

帶著哪吒回到朝歌中,張耀得到的第一個消息,就是薑皇後被太子殷郊牽連,已經被紂王打入了冷宮之中。

在天牢時,殷郊太子雖然被楊戩救了出去,但也留下了罪證。這下殷郊一消失,在死無對證的情況下,整件事情已經沒有了懸念。

甚至,都沒等費仲與妲己推波助瀾,黃飛虎這個自帶幹糧的五毛。為了自己的妹妹黃貴妃,能夠坐上皇後寶座,就已經按耐不住了。

從巫蠱之案開始,一直到太子殷郊被抓,在到薑皇後被牽連進來打入冷宮。

半個月的時間,後宮之中風起雲湧。

不但妃子們人人自危,就連親近太子一脈的朝中大臣,受牽連者也不知幾凡。

當然了,事情到了這裏,該結束的,差不多也就結束。

明麵上,最大的人生贏家是黃貴妃,或者成為了太子國舅的黃飛虎。

而在暗地裏,妲己也掀開了薑皇後,這座壓在頭上的大山,得到的好處,也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

有薑皇後在時,薑皇後能夠壓製後宮,做到真的母儀天下。

而現在,黃貴妃雖然出了頭,可不管是人脈還是軟實力,都無法與之前的薑皇後相比。

的好聽,是黃貴妃性情溫和,不喜與人爭鬥。

的不好聽了,那就是黃貴妃性格軟弱,隨遇而安還行,壓製後宮就太過勉強了。

當然了,這樣的性格,也不是一無是處。

最起碼,妲己這位蛇蠍心腸的毒婦,就巴不得薑皇後去死,而對新任的黃貴妃,卻沒有了這麼大的攻擊性。

或許,這位性子軟的黃貴妃,在皇後的位置上,還能比薑皇後待得更加長久,這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見仁見智,得舍之間就是這麼奇妙,甚至是妙不可言。

同樣,除了薑皇後退出曆史舞台以外,另一件事情就讓張耀更加關心了。

西伯侯姬昌,被關押在朝歌中,已經有了半⑧≡⑧≡⑧≡⑧≡,m.▼.c↙om年之久。

在張耀消失的這幾天中,姬昌之子伯邑考,終於從西岐帶著大量禮物,來到了朝歌之中開始了救父之旅。

“你那伯邑考,昨天就到了朝歌?”

府邸中,張耀麵無表情的眯著眼睛,在他的身邊則是童子打扮的哪吒。

費仲臉上帶著貪婪的笑容,聽到張耀的話後微微頭,開口道:“那伯邑考,據搜刮了西岐的大量寶物,就連金銀器件都裝了八十大車。而且在這些寶物之中,有三件東西就是我也垂涎已久,當真是難得之物啊!”

“哦,什麼寶物,連你也坐不住了?”

張耀露出感興趣的樣子,這費仲可是雁過拔毛的老手。

多了不,能夠被費仲看中的寶物,那麼一定有著奇妙之處,不然不會在這裏特意提起。

看到張耀露出感興趣的樣子,費仲嘿嘿一笑,解釋道:“侯爺,這三件寶物,出來您也應該聽過。這第一件,是伏羲聖皇的伏羲琴。第二件,是軒轅黃帝的指南車。第三件,則是一隻能歌善舞的通靈白猿...”

伏羲琴乃是上古三皇中,天皇伏羲的心愛之物。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伏羲歸隱火雲洞,鎮壓人族氣運時,並沒有將這琴帶走。

但是隻要叫出伏羲琴的名字,恐怕十個人有九個不會陌生。如果是喜好音樂的人知道了,那更是要按耐不住了。

而指南車這件寶物,雖然沒有伏羲琴那麼引人入勝,同樣也是來曆非凡。

據,在逐鹿之戰中,蚩尤曾用神通,布下八千裏迷霧,欲要一舉將軒轅黃帝擊敗。

就在這時,有九天玄女下凡助戰,為軒轅黃帝帶來了能在大霧中,辨別方向的指南車。才使得軒轅黃帝,能夠擊敗蚩尤一統中原。

伏羲琴、指南車、外加能歌善舞的白猿。

這三件寶物各個非凡,別是一般人了,就是有道真仙都難得一見。

此時,伯邑考能將這三件寶物獻上,以紂王崇尚奢華的,肯定是要龍顏大悅的。

“怪不得伯邑考如此自信,敢來朝歌中營救姬昌。看來,那些金銀器物,應該是為滿朝文武準備的,而這三件至寶,才是讓紂王鬆口的殺手鐧啊!”

張耀讚歎的了頭,隨後對著費仲道:“明天上朝時,我陪你一起去,也看看這三件寶物有何玄妙之處。對了,伯邑考救父的事情,你與尤渾就不要插手了。該得的好處你們拿著,剩下的就看這伯邑考,自己的命運如何。”

“這...侯爺,您不打算為難一下嗎?”聽到張耀不要他們插手,費仲有些不解的抬起頭,沒想到張耀居然如此好話了。

要知道,姬昌能在天牢中關押這麼久,他們這些人可沒少出工出力。

此時,張耀拍拍手居然要當好人,費仲真是怎麼想也想不通。

“為難,我為什麼要為難他們!時也命也,有些東西是不能強求的,而姬昌被關了半年之久,我已經是心滿意足了,我這個人不貪心!”

張耀微微一笑,這姬昌乃是命中注定,需要反抗商紂一朝,立下千古功勳的人物。

將這樣的人物,關押半年之久,就已經是一個極限了。

在這麼關下去,別西岐之中如何,恐怕就是闡教教主都不會答應。

闡教教主元始天尊,一手好牌,基本上都壓在了西岐身上。

這個時期的道家三教,可還沒有打的不可開膠。張耀除非是吃飽了撐的,不然越鬧下去對他越是有利,哪裏有跳出來吸引火力的道理。

微微一笑,張耀不在與費仲多言,帶著充當童子的哪吒轉身而去。

費仲留在原地沉思片刻,可也想不出張耀這樣做的目的,最終隻能是搖頭歎息著離開了。

第二天...

天才剛剛亮,張耀便與費仲同行而去,目的地直指皇宮。

等到了金鑾殿上,費仲身為亞相,當然不讓的站在了最前麵。而張耀這個來看熱鬧的閑人,則站在了眾多大臣的後麵,找了個不起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