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東土之界浩瀚無垠,江河壯美,山川秀麗,無數神話故事流傳於世,不過若論神秘之處,少有群山比得上不周山脈,古往今來,諸多傳奇故事多發於此,是為諸多傳奇之源,而眾多傳奇之中尤以一奇最為真實,至今仍為人所道,為人所觀;此奇源於眾山之中有一靈石孕於望月峰巔,五彩斑斕,光芒耀眼,方圓千丈之地夜如白晝,仙雲繚繞,悠悠乎千百年矣,但凡過往之人無不稱奇,以為置身仙境之中,望月峰遂成為眾峰之首,冠絕群山,其山上神石亦被稱為“長生石”,為眾生向往。然此石雖立於山巔,卻無人可觸碰,周圍之地已是鳥獸絕跡,無人敢近前。
近觀其石身高大圓潤,常年雷光電閃,自有天威浩蕩,氣象不凡,當為人間奇觀。
身為神話之源,連綿不絕的不周山卻是人跡罕至,野獸縱橫其間,地貌形態頗為原始,隻有人聚居於野,而望月峰周邊更是參天古木林立,霧氣繚繞,雖平日裏看似寧靜祥和,但其中凶險卻不容小覷,千百年來,無數覬覦長生石的人,無論什麼身份,都不曾靠近望月峰,稍有膽識過人之輩越過前人所劃界限,也是有去無回,憑白消失,不見了蹤跡。
距望月峰長生石最為接近的一處村寨便是望月峰下五裏外的小石村,小石村存在久遠,早在一千年前的太宗時代就已定居此處,是望月峰周邊少有的古老村落之一,村子經過千年的繁衍生息,現有五百戶人家,近三千人的規模,屬於中等規模的村落,村子裏的村民主要以打獵、製作手工藝品為生,生活算是比較殷實,在這附近的村落裏也小有名氣,條件還是比較好的。
村子東頭約有一百戶人家,大多姓丁,隻有兩家姓石,據說是百年前搬過來的,另外村子東頭的村民也比較淳樸,沒有排斥外來人家,反而格外照顧這石姓家族,如今,這兩戶人家也是入鄉隨俗,跟隨丁姓家族學習各項手藝,石老大專修皮甲,石老二專磨玉石,兩家同時在村東頭開了荒,種了些莊稼,生活算是殷實富裕,當下石老大育有兩子,石老二有兩女一子,家境尚且寬裕,不至於缺衣少食餓壞肚子。
石家族中長子名曰長生,在十年前出生,剛出生之時,望月峰上便出現了神秘仙光,在夜間都能輕易望見,照亮了村子的每戶人家,被眾人視為祥瑞之兆,村中老人說,那是長生石在顯靈,庇佑四方。
因而這名石家的嬰兒便起名長生,與神石同名。
歲月更迭,十年轉瞬即逝。
春來夏往,轉眼間又到了一年的秋季,夏日持久的酷熱還未散去,依然在緩慢地炙烤著大地,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青草的味道,細細分辨的話,會覺得清新中帶著濕熱,一點兒也不好聞。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還在高聲鳴唱,遠遠望去,有一個清秀少年正在塘邊垂釣,高高卷起的褲腳露出光著的小腿和腳丫,踩在略微發燙的岸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此刻大地的體溫,幼小的身子緊靠在岸邊,雖然很熱,他卻沒有將腳丫伸進水中,因為時時刻刻都能聞到水裏的泥腥。
時而溫熱時而清涼的柔風不時地拂過全身,讓人感覺仿佛這河邊的水都會變成溫的,覺得這天氣一萬年都不會下雨。
這就是石長生記憶中的夏秋之交,相比於寒冷的冬季,他更喜歡這個物產豐富的季節,盡管山林中充滿了危險,隻有附近的地方可以來玩耍嬉戲,他還是經常不顧母親的責罵偷偷跑出來釣魚。
炎熱的季節當然好處多多,原野中有那麼多果子可以吃,這裏有他愛吃的野菜,愛吃的野果,更有他愛吃的野兔,這麼多野味,當然要比冬天的大白菜要好的多,而且他還可以在河邊垂釣,或者拿著叉子去水裏叉魚,運氣好的話還能在泥裏摸到肥肥的龍蝦,放到熱水裏一衝,再弄到鍋裏一蒸,別提有多好吃了。
“噗”
一片纖薄的柳葉緩緩搖動,被溫熱的風吹落枝頭,跟著溫熱的氣流翻滾而下,悠悠然沾到了水麵上,正巧驚到了水下覓食的魚兒,也打斷了石長生的幻想。水麵頓時一陣波動,受驚的魚群劃著漣漪遠遠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