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權威效應:信任和追隨權威是人們普遍的共性(1 / 1)

1982年,佛羅裏達航空公司發生了飛機墜毀事件。飛機墜毀後,相關部門對這起墜機事件進行了調查,最終得出導致墜毀的主要原因:是飛機機翼上的冰導致的。

可就在飛機起飛前,還曾發生這樣一幕:當時副駕駛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並曾向機長提出過應該檢查一下的建議。但由於機長是一個擁有多年航空飛行經驗的人,加之他多年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早已經在這個領域樹立了相當的權威,所以,當副駕駛聽機長說這沒什麼大的問題後,便再也沒提及這件事情。就這樣,飛機在飛行到波托馬克河時墜毀了。

在這一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副駕駛其實已經發現了隱患,可為什麼明明知道有隱患,還是會聽從機長的建議認為這沒問題呢?原因就在於人們的普遍心理:信任和追隨權威。副駕駛正是受到機長職務的權威性,以及經驗豐富的權威信號的影響,才使其沒有堅持自己原本正確的意見,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心理學將由這種心理引發的現象稱作權威效應。所謂權威效應,簡單地說就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容易讓周圍人相信他所說的話的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也可以稱之為權威暗示效應。而一旦對方將你列為權威的代表時,那麼你就等於有了掌控他人的有力工具。人們經常會發現,那些聰明的人駕馭他人的時候一定會巧妙地運用權威效應為自己服務。

在哥倫布航海獲得成功後,很多人假借航海之名出入王宮,於是獲得國王資助出海的事情變得異常艱難。為了贏取國王的支持,麥哲倫邀請了當時有名的地理學專家路易·帕雷伊洛與其一同前往,麵見國王。結果,正是路易·帕雷伊洛將地球儀擺在國王麵前合情合理的敘述,以及他對麥哲倫航海必要性的介紹,說服了西班牙國王。

麥哲倫之所以成功地得到國王的支持,實現航海的意願,借助的正是權威效應的影響力。他利用了路易·帕雷伊洛這個地理學專家的權威號召力,征服了國王,進而贏得了資助。

除此之外,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在利用權威效應為自己服務。例如,商家為了獲得顧客,在為一個產品做廣告的時候,總會請一些知名及權威人物去做代言;在辯論會上,那些辯手們為了證明某種觀點,總是會引用各種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那麼,為什麼人們這麼容易受權威效應的影響,而傾向於順從他人的意見呢?這是因為,權威之所以成為權威,是因為他在某方麵,早已獲得了公認。要知道,在通常情況下,服從這些人的話往往能夠給人們帶去順利,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所以,帶有權威信號的人說出的話和意見常會使人們習慣性地順從。因此,我們說信任和追隨權威,是人們普遍的共性。

既然信任和追隨權威是人們普遍的共性,那麼對於聰明的人而言,在駕馭、掌控他人為自己服務的時候,便可以有效地通過增強自身的權威性來運用此策略為自己服務。那麼,該怎樣增強自身的權威性呢?現將具體方法總結如下:

用原則增強自身的權威感

心理學上認為,當一個人身上帶著這些能夠增強個人威信的東西時,便能夠釋放出一種權威的信號,而原則無疑是增強這種權威信號的有利工具,這裏的原則包括很多因素。例如,自身的責任感,一貫的誠實守信的為人,為人處世的君子風度,非凡的氣度、心胸……當你被周圍的人冠以這種標誌時,那麼你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自身的權威感。這樣當你駕馭他人的時候,對方就會不知不覺地被你身上的這種權威感所折服。

生動的表達也是增強權威性的重要元素

有時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現象:當某個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是小聲或者不敢抬頭看周圍人,我們就會懷疑他所說的事情,人們常用他說話沒底氣來形容。而當有的人,說話總是大聲、生動且語調、語速、表情、神態都表達出一種激情四射的堅定時,我們心裏就算不能立刻支持他,也會產生幾分敬畏。人們常用他說得頭頭是道來形容這樣的場景。

而事實上,正是由於表述增強權威性的不同,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在駕馭他人的時候,聰明的人即使在表達上也會特別生動,因為他們深知這能增強自身的權威性,而信任和追隨權威又是人們普遍的共性。

·馭心術法則·

權威之所以成為權威,是因為他在某方麵,早已取得了人們的認可,而在通常情況下,服從這些人的話又能夠給人們帶去順利,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所以,帶有權威信號的人說出的話和意見,常會使人們習慣性地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