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流淌的真情

宋曉琪兵團宣傳隊

這是一本純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寶貴的是蘊涵其中的知青精神;

這是一本有文學含量的書,她最動人的是字裏行間流淌的汩汩真情。

文學融入了萬千知青四十年綿延不斷的夢裏,知青和文學若即若離卻始終對它有一種熱愛與敬畏。

我們在被稱為知識青年的年代裏,擁有的知識實在太少;我們在不再年輕的時候,卻珍藏起了一個名字:知識青年!

於是我們提筆抒懷,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們敲擊鍵盤,記錄那一段磕磕碰碰走過來的日子。文中,或是一個不該消失的生命,或是一件幼稚與盲目相伴的事情,有的記敘了一次記憶深刻的大會戰,有的講述了一回與特大台風的頑強抗爭,也有一張唱片背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有一場簡樸、熱鬧而又帶著時代印記的婚禮……那是磨煉,那是洗禮,那是艱辛與快樂並存、迷茫與理想交錯。

從1968年至今,當歲月的步伐走過40年、改革開放也整整30年之後,“那逝去的一切將變得可愛”(普希金詩句)。我們誰都不願意再回到從前,但也決不會忘記當年。

為了這一份情緣,兩年前我們創建了粵海農墾(兵團)知青網站,有了她,有了廣大知青的鼎力支持和參與,我們便有了聲勢頗大的2007年3?18植樹造林,有了前後三批誌願者回農墾支教助學,有了配合廣東電視台錄製、播出的六集大型電視訪談節目《我的知青歲月》;有了鳳凰衛視錄製、播出的五集電視片《紅樹林》……

2008年,我們和祖國一起悲傷與快樂,發起了向汶川地震災區群眾捐款捐物的愛心行動;組織了迎接北京奧運的知青運動會;2008對於所有的知青又有著別樣的意義,因為從1968年知青大規模上山下鄉到現在,整整四十年過去了。為此,我們與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南方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舉辦“永遠的情懷”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四十周年大型綜藝晚會”;與廣東省檔案館、廣東省農墾總局共同舉辦“永遠的情懷?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四十年展覽”;今天,又有了“永遠的情懷?粵海知青散文集”的出版……

我們確實不能用純文學的眼光來評判這本書,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書中洋溢著的氣息,充盈著的氛圍,還有自然流暢的文字,都可以覓見文學的倩影,嗅得文學的幽香。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常常為文中的真情流露感動,為文中無須提及卻永不改變的知青情結感動,尤其為那種滲透其間無處不在的知青精神感動。四十年走來,這種精神一直與我們相伴,既然曆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是承上啟下,我們中就有人是鋪路石,有人是頂梁柱;既然命運注定讓我們繼往開來,我們身上特有的青春熱血必然繼續在逐漸老去的血管中奔流。讓我們細品百味雜陳的昨天,然後向屬於我們的明天展開知青一貫的笑顏。

同時,作為編者,我們真誠地感謝書中的每一位知青作者,感謝所有參與編輯本書的工作人員,感謝當年那段給予我們無盡情思和創作源泉的知青歲月,感謝農墾那片滋潤和承載過我們壯美青春的廣闊土地,更感謝改革開放給一代知青帶來的人生轉折、機遇和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