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屢挫不屈,無怨無悔(1 / 1)

韓愈,字退之,生於唐代宗大曆3年,他的原籍是河南南陽縣,先世曾居於昌黎,所以也自稱昌黎人。三歲時父母雙亡,依靠著哥哥和嫂嫂鄭氏撫養。七歲即知道努力學習,就能出口成章。

韓愈曾在“進學解”一文中,借學生的口氣說出他在治學方麵所下的功夫。嘴裏不停覆誦六經之文,手裏不住地翻閱諸子百家的書籍,記事的書一定得抓住綱要,言論的書則需探求深意。“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是說他無滿足地追求,而又力圖有所收獲,重大和細微的皆不放過,“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則是說他不僅白天苦讀,夜裏點油燈繼續用功,積年累月、努力不懈。

韓愈有三位兄長,皆不幸很早夭沒。承接先人血脈的隻有韓愈和他的侄兒韓湘。兩世一身,形單影隻,煢煢獨立,淒涼孤苦。而顛沛流離的環境,更激發了他刻苦自修、好學不倦的毅力。在他孜孜不倦、焚膏繼晷的努力下,終於讀通六經及諸子百家之學。

韓愈的文章議論嚴正,規模宏大,更注重養氣,胸懷浩然。從東漢以來,聖道淪喪,文風敗壞,雖經唐朝貞觀開元的盛世,也很難挽救。而平民出身的韓文公操行堅正,直言無所忌,別人毀謗他也不懼怕,好幾次得罪了執政,觸怒了皇帝也義無反顧,韓愈就是這種既不肯迎合時俗,更不願自毀其道以盲從邪說的人,所以他才能夠屢挫不屈,不怨不悔。

點擊成長:

一旦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不為外力所阻撓,不為艱辛而停滯不前,最後達到自己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