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的金錢觀比較特別。他們並不把金錢當作人生的唯一目標,他們追求金錢但卻並不貪婪,他們擁有金錢卻懂得克製自己的欲望,他們擁有財富卻不財大氣粗,他們還樂善好施,懂得與別人一起分享財富。
賺錢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標
人生可以有許多追求,如果你狹隘地將人生的追求設置為賺錢,那麼你人生的底蘊必定會非常單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個成功的人就是一個能賺錢的人,金錢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
其實,人生的追求可以有很多選擇,成功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賺錢的人,能賺錢的人也不一定非常成功。總之,不要把賺錢當成你人生的唯一目標。
一位在紐約華爾街附近一間餐館打工的中國留學生,每一天下班後總是對著餐館大廚說:“總有一天我會打入華爾街。”大廚好奇地側過臉來詢問他:“你畢業後有什麼設想?”中國留學生答道:“當然是馬上進跨國公司,前途和錢途就有保障了。”大廚又說:“我沒問你的前途和錢途,我問的是你將來的工作誌趣和人生誌趣。”留學生一時語塞。
大廚歎口氣嘟囔:“要是繼續經濟低迷,餐館歇業,我就隻好去當銀行家了。”中國留學生差點驚了個跟頭,他覺得不是大廚精神失常,就是自己耳朵幻聽,眼前這位自己一向視為大老粗的人,怎麼會跟銀行家扯上關係?大廚盯著驚呆的留學生解釋說:“我以前就在華爾街銀行上班的,日出而作,日落卻無法休息,每天都是午夜後才回家,我終於厭煩了這種勞苦生涯。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烹飪,看著親友們津津有品嚐我做的美食,我便樂得心花怒放。一次午夜兩點多鍾,我辦完了一天的公事後,在辦公室裏嚼著令人厭惡的漢堡包時,我就下決心辭職去當一名專業美食家。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挑剔的腸胃,還有機會為眾人獻藝。”
工作是為了什麼?僅僅隻是為了錢嗎?那將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快樂。為了誌趣工作,也許收獲的金錢會少一些,但卻收獲到了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樂趣,那位餐館大廚的話的確發人深省。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喜歡賺錢,他對賺錢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
他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的時候,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的當地晚報回家閱讀。當他的朋友都在忙著怎樣娛樂的時候,他卻不以為然地說:“有些人熱衷於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時候,我卻喜歡研究怎麼賺錢。”
在談到投資的時候,他總是說:“玩撲克的時候,你應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者,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如果看不出,那這個冤大頭就是你。”
他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總是琢磨賺錢的辦法。
有人開玩笑說:“摩根,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感覺滋味如何?”
摩根的回答讓人玩味:“凡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時候,我都能買到,至於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比如名車、名畫、豪宅我都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得到。”
摩根並不是一個為金錢而生活的人,甚至不需要金錢來裝飾他的生活,他喜歡的僅僅是遊戲的感覺,那種一次次投入資金,又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智慧把錢賺回來的感覺,充滿了風險和艱辛,但是也頗為刺激,他喜歡的就是這種感覺。
在生活中,有些人將賺錢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其實對於很多有錢人來說,賺錢的過程不過是接受挑戰的過程,是一個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如此,我們是要養家糊口,但是不能因此就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要駕馭金錢,做它的主人。
有一年的夏天,天氣特別炎熱,一群鐵路工人正在月台邊的鐵道上汗流浹背地工作,一列火車緩緩開了進來,打斷了他們的工作。
火車停了下來,有一節車廂的窗戶打開了,車廂內的空調係統散發出陣陣冷氣。這時有一個低沉、友善的聲音從窗口傳了出來:“喬治是你嗎?”
喬治是這群工人的負責人,聽見熟悉的聲音,他高興地回答說:“是我,是邁克嗎?見到你我真高興。”
邁克是鐵路公司的總裁,喬治和他是非常好的朋友。兩個人開心地聊了一會兒,不久,火車繼續起程,兩人隻好依依不舍地握手道別。
火車遠離後,工人們立刻包圍了喬治。他們非常好奇喬治竟然和公司總裁相識。喬治得意地解說,二十年前他和邁克是同一天上班,一起在這條鐵路上工作。
這時,有人調侃喬治,問他為什麼現在仍在大太陽底下工作,而邁克卻成了鐵路公司的總裁。
喬治惆悵地說:“因為,二十年前我隻是為了一小時1.75美元工作,邁克卻是為了這條鐵路而工作。”
當你把賺錢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時,你的人生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你隻是為了金錢而工作,這種態度就注定了你不可能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因為此時此刻,你已經失去了工作時應有的敬業精神,而變得急功近利,隻想著如何獲得金錢,而忘記遠大的理想。
當然並不是說工作不需要金錢來維持,也不是說我們可以不靠金錢生存,而是我們應該提醒自己,要把金錢當做工作的回報,相信付出得越多,金錢自然回報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