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哈佛職場心理課——讓快樂成為一種工作習慣(2)(1 / 3)

幾年過去了,王改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成長為一家年盈利過百萬元的公司老總。有一次,當別人稱讚他的能力非凡時,他謙虛地說:“其實,我剛參加工作時所作的總經理助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淺。正是由於每天接觸公司的各種文件、資料,才使我了解了作為一個領導的管理思路;正是記錄一場場的會議過程,讓我清楚了企業是如何經營、如何決策的。我做的雖然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如果從老板的角度來看待,就能看出價值的所在。”

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應邀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演講,他對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提出了以下的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隻是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做是自己開的一樣。”當然,這番話的真正用意並非建議你對公司的事務指手畫腳,橫加幹涉,而是希望你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動性,換一種積極的思路考慮問題。

在職場上有很多人都認為,公司是老板的,我隻是替別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受益最大的還是老板,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有的員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到下班時間連一秒鍾也不願耽擱,率先衝出辦公室或車間。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時沒完沒了地打私人電話或無所事事地遐想。

這種想法和做法其實無異於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和自毀前程。一個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經理說:“除了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翁第二代,絕大多數老板都是從打工做起的,而一個人打工時的心態是決定這個人日後是否會成為老板的一個關鍵。”

如果你認為老板整天隻是打打電話,趕趕飯局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他們頭腦中時時在思考著公司的行動方向和遠景。有時,我們真的得來個換位思考,也就是要員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具有一種老板心態。經常問一問自己:“假如我是老板,我會怎麼想,怎麼做?”

假如你是老板,手下有兩個員工,一個隻有在工作任務交代得很詳細的狀況下才去做,還經常會把事情搞砸;而另外一個除了把布置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還喜歡幫助別人。兩者之中,你更願意任用哪一個?答案不言而喻。

作為老板,肯定是希望當自己不在的時候,公司的員工還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踏實工作,每個人都能認真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時刻注意維護公司的利益,這樣自己才能一心一意處理好外麵的事情。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老板都一樣,他們都不會青睞那些隻是每天8小時在公司得過且過的員工,他們渴望的是那些能夠真正把公司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的員工,因為這樣的職工任何時候都敢做敢當,而且能夠為公司積極地出謀劃策。

做自己的“伯樂”

很多時候,很多人看到的隻是自己的渺小,忘卻了自身的優勢。其實,為何要苦苦等待別人的眼睛去發現自己?我們完全可以在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後,展示自己在這一方麵的天賦。

陳勝雖是農民出身,卻胸懷大誌,認識到自己的領導才能,與吳廣發起中國曆史上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無論結果如何,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因為他大膽地去做了。

有時,優勢也隱藏在短處裏。一個供逃生用的獨木橋,橫跨在懸崖之間,在此岸的人們望見了懸崖的萬丈之深,以及獨木橋的狹窄後,都是畏懼在一起,無一人願意嚐試踏上一步。這時,一個人自告奮勇、昂首挺胸地安全走過去了。他是一個盲人,原先是生活在障礙重重、一片黑暗的世界裏,過一個獨木橋,對他來說和先前也沒什麼區別。有時,看不見也是一種優勢,習慣了黑暗,也就不會害怕那些看起來危險、實際上隻是心理作用的事物。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貓向老虎學藝,它認為老虎是森林之王,擅長奔跑、捕食。老虎不屑地看著貓,說:“就憑你這個矮小的、一無是處的東西也來向我學藝?你除了會提耗子還會什麼?走開!”就在這時,獵人拉下了原本“潛伏”在樹上的網,貓見勢立刻跳上一旁的樹枝上,老虎卻因來不及逃走,被獵人抓住了。“原來我的本領也挺大的,至少可以逃生。”那隻貓得意地想。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其花費時間去效仿別人,不如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優點是什麼,不要“莊生曉夢迷蝴蝶”,忘卻自己存在的價值。

一個男孩被父母認為一無是處,隻有力氣大,喜歡招惹鄰裏家的小孩,經常惹是生非,難找到任何值得稱讚的優點。父母對他已經灰心了。突然發現他迷上了電視上的拳擊場景,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讓他去學拳擊。可這一學,讓父母意料之外的是,他不僅改掉了以前的蠻橫、暴力,而且還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拳王。所以優點還是缺點,在於你怎麼去看,還得怎樣引導與發揮。

從前,有一個詩人想到人生的虛無,就痛不欲生,他決定自殺,他來到一片空曠的野地裏,給自己挖了一個墳。他看這墳太光禿,便在周圍種上樹木和花草,種啊種,他漸漸迷上了園藝,醉心於培育各種珍貴樹木和奇花異草,他的成就也終於遐邇聞名吸引來一批又一批的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