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係(5)(1 / 3)

這是某位老師的課堂,“現在什麼時間了?”有個學生問道。“告訴你,現在是你該閉嘴的時間。”老師答道,語氣刻薄。原來這個學生已經埋頭學習了好一會兒,一定是累了。但作為老師,不管怎樣,怎麼能這麼挖苦學生呢?沒過幾分鍾,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寫完了作業。很自然地,一些孩子開始交頭接耳。“拜托!”老師大聲叫道,“你們要做的是學習,而不是說話!”“可是我們寫完了呀!”有幾個孩子回答。“好吧,千萬別讓我找出什麼錯誤來!”老師說。“我不會做第四題,”又有一個學生說道。“看看吧,如果你忙著用腦,而不是用嘴,你的思維就能更集中一些,不是嗎?”老師已經有一些怒氣。此時,幾乎全班學生都開始嘰嘰喳喳了,而這位老師,越來越生氣,終於和一個學生“短兵相接”了:“再說一個字,就給我到辦公室去!”老師大喊著。“大家都說話,憑什麼就我自己去?”學生毫不客氣地回敬,“要去都去!”

情況越來越糟,這位老師感受到了不應有的對待,委屈得很。但是,她不知道,恰恰是自己那種消極諷刺的口吻激起了學生的

反唇相譏——更別提課堂上那麼多的“空白”時間了。先是孩子們有富餘的時間講話,她開始生氣,接著連挖苦帶諷刺地斥責學生,最後就是以上的場麵了。根源問題還是課堂管理方式欠妥。不過,不管到底是誰挑起了事端,老師都不應該在課堂上使用諷刺性的言辭。冷嘲熱諷毫無益處,隻能說明老師無法有效地控製局麵,缺乏職業能力。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裏的譏諷已經夠多了。作為老師,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消除這些話語的不健康影響,讓他們建立自信和勇氣,並且給他們起一個良好的示範和表率作用。

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是我們該好好地自我反省,檢查一下自己對學生的態度,從此不再使用諷刺性言辭(哪怕是一點點)的時候了。

96.寬容是一種美

傅勒說:“一個人不肯原諒別人就是不肯給自己留有餘地,要知道每個人都有犯過錯的時候。”

馬克·吐溫說過,“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

寬容是一種資源。我們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營造著良好的生存和有利的發展氛圍。寬容能使敵對的、消極的、緊張的、不利的因素轉化為友善的、積極的、和諧的、有利的因素,讓我們的天地更加廣闊,道路更加平坦,前景更加美好。

寬容是一種思想的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美德。寬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時時寬容,常常忍讓,才會達到精神上的至高點,“一覽眾山小”才會寵辱不驚,心境安寧。

土地寬容了種子,於是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於是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霧,於是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我們便擁有了未來。

寬容就是以常人的心態去麵對周圍發生的不正常的事,這些事中可能是別人的錯誤、失誤、甚至有意的傷害。如果采取不寬容的方式,其結果可能就是爭端。

寬容就是要有寬闊的胸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寬容有錯誤的人、有缺點的人、曾冒犯過我們的人,多一份理解,換位思考,主動溝通。

寬容可使你表現出良好的素養,同時也能引發別人的響應。生活中肚量最為重要,寬容乃是人類性格的空間。懂得寬容別人,自己的性格就有了回旋的餘地,不要發脾氣,不要與別人發生正麵衝突。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是人與生俱來表達情感的方式。一個人在世上難免會遇到令人高興或氣憤的事。興奮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煥發,並使生活充滿希望;而氣憤的事往往就會使人怒火中燒,可能使人喪失理智,產生令人遺憾的後果。所以,在生活中有些東西需要我們用寬容來對待才會有更多的快樂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