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公共場合,座位的排序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會議場合中,座位的排序問題更加重要。因為在開會的場合,領導要坐的位置與其他工作人員要坐的位置是有嚴格的劃分的。因此,在座位的排序當中也有一些需要避諱的問題,這些都是座位禮儀中需要掌握的內容。座位排序是一門學問,如果把這門學問把握好,就無疑掌握了人心的學問。
座位排序中的奧秘
有時,一張小小的座位圖就可以將人們的關係表現得一清二楚。什麼身份的人應該坐在什麼位置上,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坐在一起,這些都是有章法可循的。
在注重禮節的國家裏,座位的排序可以直接反映出長幼尊卑。如果一個集會有很多參與者,而且參與者的身份也有所不同,那麼安排座位就應遵循以下規律。
不要安排身份尷尬的客人一起坐。如果集會中的桌子是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就有利於大家一起交流。但是如果桌子是長方形的,談話的人就應兩個人分別坐在桌子的兩頭,在桌子較長的另外兩邊分別安排4個或者6個人坐。在這個時候,誰坐在誰的旁邊就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
如果是在宴會中,長桌較短的兩邊一般都坐著宴會的主人。如果舉辦慶祝活動,比如婚禮宴會、生日宴等,就要考慮到有些客人之間的身份可能很尷尬。例如他們曾經是戀人,但是最後分手了;也可能是一對已經離婚的夫妻或者是有矛盾的兩個人。這樣的人坐在一起無疑會非常尷尬,在安排座位的時候應特別注意。
熟悉的人盡量坐在一起。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如果在餐桌上有自己熟悉的人,就會盡量坐在熟悉的人身邊。因為吃飯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遇到陌生人坐在身邊的話就會讓人覺得很別扭。如果是在宴會這樣的場合,在安排座位的時候,就應該盡量讓熟悉的人坐在一起。
如果沒有注意座位的安排,在一大堆熟人當中加了幾個陌生人,熟悉的人相互之間在說熟悉的話題時,就會讓陌生人感到很尷尬。
路小姐有一次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由於生日的主人在之前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將路小姐和幾個彼此熟悉的同學與幾個陌生的同學都安排在了一個桌子上。
吃飯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路小姐和其餘的幾個同學都是文科的學生,而那幾個陌生的同學都是理科的學生。其中一個理科的學生跟大家對話的時候,忽然問路小姐的一個朋友:“你學的專業是什麼?”朋友回答:“我學的是漢語言。”這個人很不屑地說:“在中國學漢語言有什麼用處呢?”這樣的話惹得路小姐和朋友都很生氣,也使得宴會的氣氛很尷尬。
宴會中主次座位的安排。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座位的排法也相應有所變化。總的來講,在宴會中座次“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聚在一起用餐,首席的位置一般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在自己的家裏宴請客人的話,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都不能動手。
無論是什麼樣的活動,座位的排序都有規矩,掌握好座位排序的方法是對來賓或者客人的一種尊重。如果安排座位沒有注意適當的順序,犯了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就會讓參與聚會的人感到失禮,很不舒服,而且可能還會招來參與者的不滿和牢騷。
座位排序中的主次關係
除了一些公共的場合,凡是涉及座位的安排問題,就一定會涉及主次的問題。無論是宴會、談判還是會議,主次都是座位安排禮儀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
1.把麵對房間的正門作為上座
按普通的宴席來講,一般主陪在麵對房門的上方中間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麵,1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
女主人坐的這個位置背靠著門,是表示對其他客人的尊重。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在報告廳還是在會場,主席台都是麵朝正門的。在中國人的家庭宴請當中,由於正房的位置一般是坐北朝南,所以主人一般把朝門的座位作為客人的座位,而主人自己一般是坐在背對著門的地方。這樣代表對客人的尊重,顯示出主人待客的禮貌。
2.居中為上
很多人會認為,談判桌上的座次是沒有什麼主次之分的,隻要雙方的主要談判人員麵對麵地坐在一起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談判桌上的座次排序是很講究的,在雙方的談判人員都進入會場以後,麵對麵地坐下和隨意地坐下都有著不同的含義。
如果談判桌是圓形的,而且是不同國家的人員參與的談判,那麼主要的座位就是主要的談判人坐的,次要的座位留給主要談判人的隨從人員。一般的情況是,主要的談判人員麵對麵地坐下,他們的隨從人員分列兩邊坐或者是在主談人員的身後坐下。如果要在談判桌上顯示談判人員權力的高低,隻要在桌子上擺上他們的名牌,這樣權力高的人坐的位置自然就是主要位置。所以,在談判桌上,主要的談判人員一般都會坐在居中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