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門忠烈(1 / 3)

吏部尚書楊庭麟出奏道:“啟奏皇上,平西伯吳三桂追擊流賊至山東,清軍隨後與朝廷大軍兵戎相見,臣等認為是誤戰,平西伯已經上奏朝廷解釋清楚,平西伯代皇上鎮守河北山西兩省功不可沒啊。”

文武百官跟著附議道:“臣等附議”

“是嗎?如此說來朕殺了吳三桂派來的奸細是朕殺錯了。”朱慈烺一臉好笑道:“吳三桂早有叛明降清之心,先帝數次下詔吳三桂進京勤王,可吳三桂為了得道最大利益不肯急速進兵,致使先帝駕崩

殉國,吳三桂既然打敗了李自成,為何不前來徐州見朕,他是做賊心虛,可笑滿朝文武竟將吳三桂當做大忠臣來看,朝廷都似吳三桂這等大忠臣,大明朝早就亡了。”

群臣一片嘩然,皇上對吳三桂頗有成見就因吳三桂沒能及時進京勤王,致使先帝駕崩殉國:“這,這可該如何是好。”

黃道周見文武官員都看著自己,誰叫自己是從龍之臣,黃道周硬著頭皮出奏道:“啟奏皇上,臣認為平西伯吳三桂沒有及時進京勤王致使先帝駕崩殉國,平西伯吳三桂難辭其咎,皇上,如今正是用人之際,

臣等認為皇上當赦免文武官員,讓有罪文武官員戴罪立功,君臣一心,大明中興有望啊,皇上。”

“臣等附議”文武百官跟著附議。

朱慈烺見滿朝文武竟然將吳三桂當做大忠臣了:“荒唐,朕沒有他吳三桂難道就不能中興大明嗎?吳三桂能出賣父皇,他也照樣能出賣朕,現在不是討論吳三桂的事,如今山東局勢危在旦夕,偌滿朝

文武還在為一奸賊求情,朕當以奸賊同黨論處。”

文武百官紛紛閉口不言,張慎言還被貴妃娘娘關在徐州府大牢中,張慎言一把年紀了能受得了折磨嗎?群臣可不想跟張慎言做同誌。

兵部侍郎軍閣閣臣左良玉出奏道:“啟稟皇上,湖北都督左夢庚已光複襄陽,前線大軍奏請求朝廷賞賜。”

朱慈烺見左良玉倒是很會為兒子邀功啊:“朕準奏,兵部尚書史可法替朕仔細斟酌,四川局勢如何啊。”

史可法出奏道:“啟稟皇上,臣與軍閣已經商議出平定四川策略,以湖廣雲貴兩省大軍夾擊獻賊,皇上下旨命四川臣民殺賊,凡有擊殺賊將者賞銀千兩,如此一來,獻賊必敗無疑。”

朱慈烺一臉讚賞道:“史愛卿文韜武略,朝廷發動四川百姓擊賊,剿滅獻賊還得依靠廣大群眾力量,朝廷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必此一戰,剿滅獻賊於四川,朕準奏。”

禮部尚書薑日廣出奏道:“啟稟皇上,石砫宣撫使秦良玉已到徐州請求麵見皇上。”

“是堅決不降獻賊的秦良玉”朱慈烺倒是對秦良玉的名字很是熟悉看著文武百官都議論著秦良玉:“宣”

李香高呼道:“皇上有旨,宣石砫宣撫使秦良玉覲見。”

卻見一名身軀高大一身玄鐵鎧甲頭盔下鬢發花白約莫七十左右卻是精神抖擻的女將大步流星走進行轅來朝著皇帝單膝下跪:“臣石砫宣撫使秦良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女中豪傑啊,都一把年紀了還能上戰場,厲害,朱慈烺一臉佩服不已道:“老將軍快快免禮平身,老將軍精忠報國,朕早聽聞老將軍忠義勤王之事。”

“臣謝皇上”秦良玉看了一眼皇帝,見皇帝跟先帝繼位時一樣不過十六七歲模樣,大明朝一年不如一年:“啟稟皇上,獻賊入川犯夔州,臣率軍前往救援,隻因寡不敵眾被擊潰,臣兄弟二人皆戰死沙

場,臣受國恩二十載與賊勢不兩立,獻賊盤踞四川,百姓苦不堪言,臣請皇上拯救四川百姓與水深火熱之中,發兵剿滅獻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