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學,你會想到什麼?想到那部享譽世界影壇的《沉默的羔羊》?想到現在播得正火的美劇《犯罪心理》?更或是那部曾經讓你晚上不敢睡覺的大熱連續劇《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停!你所能想到的這些,都是一些負麵的犯罪心理,其實心理學所涉及的遠不止如此。

你有沒有經曆過麵對陌生人時手足無措,想表達自己卻吞吞吐吐,希望自己八麵玲瓏卻總詞不達意,與人相處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反射性地選擇逃避?

你有沒有每天上班,卻不知道意義何在?遇到問題當斷不斷、左搖右擺;碰到一點小波折就受傷崩潰、輕易垮掉;做事情沒常性,受點委屈,說不幹就不幹;整天忙忙碌碌,卻完全沒有計劃?

你會不會總是感到孤獨、抑鬱如影隨形?厭倦生活、厭倦交際,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做什麼都沒有興趣,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幹不了,隻能宅在家裏變“米蟲”?

你是不是想過希望時間能停止,自己不再長大?總是不由自主地抗拒成長,二十多歲的外表下仍然藏著兒童的靈魂,行為處事還保有孩子的特征?

你是不是在期待美好愛情的同時,也在忍受愛情帶來的“折磨”?“為什麼我愛的人要騙我”、“為什麼愛情不能持久”、“明明相愛為什麼不能在一起”、“相愛難道是互相折磨互相傷害嗎”、“失戀的感覺為什麼生不如死”?

不要懷疑,以上形形色色,看似司空見怪的事情,都是跟心理學密切相關,也是當下的年輕人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心理健康確實已經成了人們都必須麵對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更加重要。心理學家認為心理脆弱跟年齡有關,年輕人走出校門,涉世不深,剛接觸工作,經濟不穩生活不定,再加上就業、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他們麵臨的心理衝突最為明顯,也最需要得到關注。

現代社會,文化、價值取向多元,年輕人要經曆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角色轉換,當幼年形成的價值觀與社會現實抵觸時,迷惑和無所適從往往讓他們找不著“北”,甚至迷失在價值觀交鋒造成的漩渦中,也容易造成嚴重的心理不適。

年輕人難道真的是脆弱的代名詞嗎?當然不是。其實,象征希望的年輕人並不是生活的弱者,他們不缺少獨立生活和應付工作的一切知識和技能,他們缺少的隻是一點能幫自己解決問題的心理學常識。

心理學和年輕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能教會年輕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擺脫缺點贏得幸福;它也能教會年輕人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如何甩掉迷茫困惑、如何在挫折中收獲經驗。身處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要麵對的生活、工作壓力已經不小,何必再讓心理鬱結成為阻礙前進的障礙,何必再因一點小煩惱就止步不前,又何必再讓一點不如意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後稻草。

學點心理常識傍身,似乎不再可有可無,而是當務之急。如果過去你也曾嚐試過接觸心理學,但麵對一個個枯燥無味的原理和味如嚼蠟的實驗,實在沒有精神仔細研讀,相信你一定能從本書中重新找到了解人性、了解心理的衝動和興趣。

本書沒有大道理的累積,也不向您說教,隻是希望通過講述一個個鮮活形象的例子,幫你解決心中所擾,幫你重新找到方向,讓你再次無憂無慮!想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嗎?那就不要再等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