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為什麼商品越貴我們越想買?為什麼我們會一見鍾情?為什麼我們擁有的越多反而幸福感越少?為什麼我們會盲目地成為從眾?人的心理很難理解,同時又瞬息萬變,但是在這些行為和心理的背後,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從人們的認知行為模式、學習和生活習慣、情緒和情感的抒發、人格特質,再到人際交往、態度偏向、消費理念,以及團體組織的管理策略等,無不折射出人心理複雜奇妙的漣漪效應,不僅影響著自己的生活,有時候更能將人帶入不能自拔的心理陷阱之中。

生活中的心理陷阱有很多,但由於篇幅有限,本書中涉及的僅為一百多種,其中不乏一些被人廣為流傳的經典效應,其影響深遠,如蝴蝶效應、皮革瑪麗翁效應、狄德羅效應等;有一些心理技巧已經得到了科學研究的論證,並廣泛應用於企業和政府的日常管理中,使其績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霍桑效應;還有一些頗為形象化的,啟發意義頗大的,如酸葡萄效應、檸檬效應等;還有一些寓意頗為深刻的、令人醒悟的,如馬蠅法則、登門檻效應等。

心理學的各種效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更多的時候是在人們不覺察的情況下滲透進其心理行為活動中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思想理念等都在不斷改變,或許自己影響著他人,或許自己受著他人的影響,或許有時候人們是在自知的情況下接受,或許更多時候是人們無意識所為。由心理所產生的行為效應,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語言上的感觸,更重要的還是這些效應本身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撞擊。

心理效應各有各的特點,在不同的領域中各自發揮著它們神奇的魅力。雖說心理效應司空見慣,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能從生活中的小事看透其背後隱藏的心理真相。更多時候,人們把生活中發生的不大不小的事情看得如呼吸一樣順暢,往往不會去剖析背後的為什麼,於是導致錯誤不斷發生,誤解不斷加強,最後陷入自己構建的心理陷阱之中。例如,誰都知道吃不到葡萄還硬說葡萄是酸的倔強,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酸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巨大的嫉妒,這就是酸葡萄效應。

生活中如呼吸一樣順暢或如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的東西,往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忽視它們,漠視它們,最後隻會是疾病重生。心理效應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很多類,其帶來的效果有好有壞,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了解它們的作用機製及內在原理將會或多或少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如果從一種純學術的角度來探討這些複雜的心理機製,人們感受更多的可能是枯燥,從而錯失了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一次機會。作者通過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行為現象,運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以輕鬆質樸的語言對其背後隱藏的動機和成因給予了解釋,並提出了借鑒與規避的策略。書中所提到的眾多經典案例絕對可以為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受。

很多時候人們的煩惱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無法打開心結就無法擁有健康的心態。本書的內容不但具有哲理性,同時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如果你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細細品味,一定會受益匪淺。希望本書在為你的個人生活帶來無窮樂趣的同時,也可以讓你遠離心理陷阱的困擾。

本書是作者通過閱讀大量書籍,認真細致地收集生活中的點滴精彩所做出來的成果。由於作者自身知識的限製,瑕疵之處敬請諒解。

本書主要由程秋平編著,其他參與編著的人員有王楠、黃宇梅、鄧楊慧、張鵬鵬、莊樹坤、楊飛、王海波、陳昀、曾苗苗、王倩等。在此對所有參與編著的作者表示感謝。

作者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