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會思考的人都知道“暗示”一詞意味著什麼,但是,他們當中很少有人能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給出這一術語的準確定義。其困難不僅限於普通公眾,甚至研究暗示這一課題的作者也似乎在定義這一術語上遇到了類似的麻煩,他們中的許多人好像已經在絕望中放棄了這項工作。由於這些作者們正深陷這一課題不能自拔,因此讀者就隻有通過日常的暗示現象來領會暗示的基本含義。盡管存在諸多困難,但我們依然認為,通過嚐試定義該術語,並對其科學意義做出初步解釋來著手思考這一課題是有所裨益的。
“暗示”一詞來源於拉丁詞“suggestus”,其基礎詞為“suggero”,意為“在下麵傳遞”。該詞起初的使用含有“放在下麵”或通過謹慎警惕的觀察,來巧妙地影射一種思想、觀念或印象,進而進入個人的“內心意識”的意思。作為一般的使用,該詞意指使用一個暗示或喚起另一個人注意的其他間接形式。但是除了這種使用以外,還有對該詞的一個更精確的使用,也就是,對一種想法心照不宣的謹慎的影射,這樣聽者無法明確意識到他正接受一個暗示,他會傾向於認為想法是出自於自己的大腦,來自他本人的智力活動。“影射”一詞給予暗示形式的最相近的意思。“影射”一詞有以下幾種含義:“平緩地或舒徐地介紹任一事情;巧妙地逐漸灌輸;謹慎或間接地暗示;隱約提示。”——這一術語的主要意思是“漸漸地出現或產生”,並且,確實許多暗示(從這一術語的科學意義上來講)是慢慢地滋生於大腦的。
但是,在心理學家那裏,該詞開始有了一個新的含義。“暗示”就是,以間接和不引起爭論的方式,將任何事物灌輸進他人的大腦。有一本字典將該術語的這一意義定義如下:“將頭腦中的各種想法間接地灌輸進來。”之後,心理學家開始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使用這一術語,即通過諸如手勢、符號、話語、演講、肢體感覺和環境等其他中介事物賦予頭腦以印象。其後又延伸了這一用途,心靈感應的信徒在“以心靈感應的方式影射意思”這一意義上使用該術語,為了滿足這些信徒的要求,“心理暗示”這一術語漸漸被用來強調暗示的這一特殊形式。
近期的關於大腦潛意識區域的研究和發現,引發了對暗示使用的新的關注。大多數著作者認為,頭腦的這個潛意識的區域是特別易對暗示做出響應的,並且對頭腦這部分的所有暗示是直接和有目標的。“影射”是巧妙地將思想灌輸進智力的這一區域。研究者們提出諸多的理論用來解釋易受暗示影響的潛意識現象,這種爭論仍在激烈地進行著。但是,無論哪一種理論最終可能成功,頭腦中存在潛意識區域的這一事實已成為不爭之論。當理論學家正在為名稱和一般原則爭論不休的時候,為數眾多的調查者卻在揭示應用的新原理,以及大腦這一非凡部分的新的事實。當理論學家們還在為“為什麼”唇槍舌劍時,調查者們正在發現更多的“如何”。這一課題現已進入可以擺脫神秘主義或“超自然現象”,並從純科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階段。沒有暗示的潛意識就如同沒有了王子的“哈姆雷特”,兩個問題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很難隻考慮一個而不聯係另一個。
為了了解現代心理學對“暗示”一詞的使用——對於這種使用我們將要在本書中做出解釋——一方麵你必須廣泛區分頭腦所接受的各種想法,這些想法是伴隨著邏輯、推理、論證和證明而運用的;並且還有用其他方法給頭腦留下的印象或在頭腦中產生各種想法。“印象”和“誘導”二詞將使你對暗示的效果有最好的了解。當一個想法通過暗示被放在一個人的頭腦中時,它總是以以下三種通用方式放置在那裏的。
1.將事實銘刻在頭腦中的暗示,這是通過強有力的權威的陳述、闡釋等實現的,在這些陳述和闡釋中,暗示充當了一個放在熾熱的蠟塊上的印模。
2.通過在頭腦中誘發想法的暗示,這是通過間接的影射、暗示、漫不經心的提及等等實現的。通過它們,頭腦喪失警惕,意誌的本能抵抗力消失了。
3.聯想方麵的暗示,通常在這樣的暗示裏,外在的麵貌,對象,環境等將想法銘刻並誘導進大腦之中。
當然有各種各樣的實例,在這些實例中這三種方法相互結合使用,但是一份精確的分析表明,在所有的暗示實例中,這三種方法的一種或多種總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