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之道,女皇!(1 / 2)

白安苓開始跟著季離學習為君之道,為了即將來臨的一切做準備。

九方滄鴻的死瞞不了多久,在白安苓冊封後的第五天,季離便公布了九方滄鴻的死訊,卻並未宣布太子的真正死因,隻說是猝死。

聽聞這個消息,江萊舉國上下皆驚。

年輕有為的太子殿下就這樣去了?皇上就他這麼一個兒子,他死了,誰來繼承皇位?

有人說:“看來這皇位隻能由那幾位王爺中的一個來坐了。”

有人應和道:“是啊,除了這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皇上沒有其他繼承人了。”

“不對不對,前陣子不是有位公主回來了嗎?太子殿下過世之後,她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於是眾人想起了這位剛剛上任不久的公主殿下,的確,按江萊國的規矩來說,公主九方安苓將會成為下一任女皇。但是對於這一點,卻沒有幾人看好。

“她才剛剛回來,聽說還是在大楚那個地方長大的,沒有受過皇女的教育,她行不行?”

“還真別說,那幾位王爺在江萊的勢力哪是她可以比得上的?她一個剛剛回來的姑娘,腳跟都沒有站穩呢。”

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說的,但也有不同的意見。”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我們不是還有一位國相嗎?依我看,國相爺的態度才是關鍵,如果他肯扶持公主殿下,花落誰家還未可知!嘿嘿,當然了,如果國相不支持公主的話,就算她再名正言順,也沒有希望嘍,拚不過那幾位王爺的。”

喬裝後的白安苓混在酒肆裏聽著這些流言蜚語,神情淡漠地喝著一杯水。在這個混亂的關頭,她倒是想喝酒來著,但是為了腹中的孩子,隻能以水代酒了。

白安苓的身邊跟著此前皇上撥給她的護衛,她已經收服了這批人,並讓他們著手招募更多忠心之人進入她的隊伍。她需要一支完全屬於自己的護衛隊。

九方滄鴻的部下之中,有不少被白安苓編了進來,還有一些則拒絕了她的邀請,奔自己的前程去了。願意留的留,不願意的就讓他們走,白安苓並不勉強。

護衛見周圍人說的話不中聽,便低聲問白安苓:“是否要讓他們閉嘴?”

白安苓笑著搖頭:“隨他們說去吧,堵得了一個人的嘴,難道還能堵得住所有人的嘴麼?出來得有點久了,我們回宮。”

護衛的眼中閃過一絲欽佩,對於這些位高權重的人來說,能聽得見去不好聽的話實屬難得。要知道他們的手中都握著生殺大權,誰讓他們不開心,隻要一句話,就能讓那些人萬劫不複。可是白安苓並沒有利用這項權力,她有一顆寬容的心。

白安苓這趟出來,隻是為了散心。宮中局勢緊張,讓她都有些透不過氣來。皇位一直都是香餑餑,現在這個香餑餑被人擺了出來,有無數人盯上了它。

繼公布前太子九方滄鴻的死訊之後,時間又過了三日,江萊國國君頒布了一道聖旨:冊封九方安苓為皇太女,在他百年之後,接任皇位。

這道聖旨早已在眾人的預料之中,但是白安苓是否能順利登上皇位,則如酒肆中那些人所說,還是個未知數。

江萊接連出了數件大事,消息很快就被人傳回了大楚。

大楚國皇帝北辰燁卻不在宮中,代替北辰燁執行政務的北瀾川眉頭緊皺,江萊似乎出事了。江萊國太子前不久才到過江萊,那個時候的他身體康健,哪裏像是會猝死的人。但是更讓北瀾川大跌眼鏡的是,江萊國新封的皇太女名字竟然叫九方安苓。

這是湊巧嗎?

北瀾川抓著那條奏報,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又起身在書房內走來走去。來回走了好幾遍之後,北瀾川突然停住了腳步,對著一旁的北鐸浩問道:“你覺得這有可能是湊巧嗎?”

北鐸浩沒好氣地瞪著他:“三皇兄不是得到消息,嫂子被九方滄鴻秘密帶走了嗎?他現在人都追到江萊國去了,這事能是湊巧?有這麼湊巧的事情?”

北瀾川聽罷仿佛醍醐灌頂,是啊,怎麼可能會這麼湊巧,這個九方安苓肯定就是白安苓!

隻是這麼一來問題就大了,北辰燁恐怕是別想把這位嫂子帶回來了。人家都成了皇太女了,哪裏有離開江萊的道理?江萊過皇帝病重已久,早晚要一命嗚呼,到時她就是女皇,不可能離開江萊回來做北辰燁的妃子了。

北瀾川想明白了事情的始末,瞪著北鐸浩說:“如此一來,三皇兄豈不是成孤家寡人了?”

北鐸浩不斷點頭:“他這一趟恐怕也是白跑了。”

兩人說完話,麵色同時一僵。北辰燁出發時的神情他們看在眼裏,他那樣鄭重,那麼堅決,說這一趟他是非去不可,一定要將人帶回來。但是現在,現實很殘酷,北辰燁該如何是好?北瀾川和北鐸浩都不敢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