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美食可以是一位天使,讓我們享受人生;美食也可以是一位魔鬼,捆綁我們的意誌,殘害我們的身體。

我們學會了許多的養生法則,“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以及多食用綠豆、茄子等,但什麼樣的飲食法則才是最健康、最延年益壽的呢?事實上,飲食的道理和穿衣穿鞋一樣——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們不能盲目聽信“營養專家”的話,而應根據自己的飲食心理、飲食行為、飲食偏好、飲食習慣,從思維到行動,全力清除不良的飲食惡習,打造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法則。

食物和心理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聯係,這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形容對方吃不到葡萄的嫉妒心理時會說“酸溜溜”;當男友對別的女孩眉來眼去時,女朋友的埋怨會被稱做“吃醋”;我們心情愉悅的時候心裏仿佛“吃了蜜”;一個人悲傷的時候會流下“苦澀”的淚水。隻要我們善於觀察,酸甜苦辣鹹這五種味道就都能找到相應的心情對應詞。我們在享受和感受美食的過程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本書以飲食心理為基礎,結合生理學、營養學等知識深入地解析了人們飲食行為背後的秘密,全麵介紹了國內外諸多科學家,尤其是心理學家對飲食行為的研究,揭示了貪吃、饞嘴、挑食、偏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夜間進食、厭食等行為背後的真相,引導人們在認清飲食惡習危害的同時,從心開始,衝破內心的貪念,塑造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習慣。

閱讀本書,你將有以下收獲。

一、你將了解身體與飲食之間的關係。我們為什麼要吃吃喝喝,是什麼生理機製決定了這一行為,以及身體喜歡怎樣的飲食行為。

二、洞察色香味和營養之間的關係。我們總是被色香味誘惑,成為美食的俘虜。事實上,我們的身體還具有一種天然的機製,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吃,以及吃什麼!隻要我們不溺愛自己,就一定能養成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習慣。

三、讓我們明白吃什麼以及怎麼吃。活在當下,要懂得生活,懂得享受,要痛快淋漓!隻要我們洞察享受美食的自然法則和心理秘密,就能夠分辨出哪些是綠色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同時也不必為了保持形體、關愛健康等原因放棄了享美食的權利。

四、幫助我們改掉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一旦我們養成了各種各樣的飲食惡習以後,總是難以糾正。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本書從各種惡習的心理源頭給出破解方法,教會我們積極的糾正方式。

除此之外,本書的第8章還解讀了人際心理學中“酒桌文化”的內容,旨在與讀者朋友分享一些酒桌知識與經驗,了解人情世故中的請客吃飯的心理秘密,從而使我們的飲食行為在合乎健康的同時,也能夠合乎禮儀,使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

希望本書能對讀者朋友有所幫助,同時,對書中的不足之處,也懇請讀者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