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某君仍會迷惑不解去問這個哥們怎麼回事。因為夢遊症的人是記不住自己在夢遊中做過的事情。即使他把朋友的腦袋真的當西瓜開了,第二天也是一副無辜和“白癡”的表情。據說曹操就有過在夢中把別人腦袋當西瓜砍掉的經曆。難道他也真的是在夢遊中因為口渴而切瓜嗎?
不過在真正的生活中,夢遊症的人很少會去傷人。有的時候,他們會因為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會碰傷自己。大多小孩子的夢遊都比較簡單,迷迷糊糊的起來,然後無目的的做些小動作,比如,坐起來,把弄東西,然後就躺下繼續睡覺了。
不過,有的人夢遊的“花樣”就多了起來,他們會像上麵的“某君”
一樣,到外麵溜達一下,甚至還會開門走到外麵去。他們會開門、搬東西,甚至開車。因為夢遊症的人很少會明白自己做什麼,也不能預 測到前麵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所以,有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放在很危險的情景下。比如,一個開車的夢遊者,很可能就會出現交通事故;而一個在高樓窗台上如履平地的夢遊者很可能會,因為沒有危險意識,所以就“貿然”踩空掉下去。
所以,如果看到一個人夢遊,最好在他沒有出現危險的時候保護他,以防出現意外。我們最好也不要把夢遊中的人大吼著驚醒,這樣可能會傷害到他,使他體驗到一種極其恐怖的感覺。我小時也夢遊過,被驚醒後,感到特別的難受。我們可以輕輕地和他交流,讓他醒來。
一些深度夢遊的人很難被喚醒,不過,他們比較聽話,比如你讓他睡覺,他就會乖乖的回房間睡覺。但是,你要是問他什麼問題,大多時候他是不會回答你的。
很多人都覺得夢遊很神奇,因為夢遊的人什麼都看不到,卻可以很好的避免前麵的障礙。其實,很多夢遊的人眼睛是全開或者是半開的。另外,夢遊的人是不做夢的,心理學家發現,夢遊者的眼睛大多都是很少轉動。(做夢被心理學家成為“眼動睡眠”,睡覺時眼睛轉不轉動,是判斷是否做夢的一個線索,另外做夢是人的腦波也和清醒時不一樣。)而眼睛不動就說明這個人處於深度睡眠之中。不過,夢遊的人不是真的不做夢,隻是他們不會像做夢的人一樣,可以記住自己在“夢裏”做了什麼。科學研究發現,夢大概占據睡眠時間的四分之一,沒有夢的深度睡眠一夜也就一兩個小時左右。
夢遊的人一般不會出現整夜夢遊的情況,有的夢遊的人隻是夢遊幾分鍾,而時間長的人則會達到半個小時。而當夢遊時間結束的時候,夢遊者就會像正常人一樣睡覺,有的夢遊者因為夢遊結束時,沒有“及時”回到床上去,他們就會在原地倒頭睡覺,而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大多都會覺得不明所以。
相對大人來說,小孩子更容易夢遊,據統計15%的小孩子都至少出現過一次夢遊。小孩子夢遊大多和中樞神經係統發育不完全,意識控製能力差有關。所以,等他漸漸長大夢遊就會大大減少了。有些大人也出現夢遊,不過他們出現夢遊的大多和心理有關係,而不像小孩 子那樣,因為神經係統發育不完善。相比小孩子來說,大人夢遊更愛“說話”,並且好像有點“含義”的去做一件事情。其實,這些外在的言行很可能是他曾經經曆事情的反映,隻是在他的內在是以幻視形式出現的。
關於此,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遊是潛意識壓抑情緒的“發泄”。很多夢遊的人都精力一些痛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壓抑的痛苦無法釋放,所以,就以夢遊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一個夢遊者忘記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是為了“逃避”超我對自己的懲罰。
很多心理學家發現,夢遊人的狀況和被催眠者的狀況很相似。催眠者通常都是在催眠師的暗示下,使得大腦中樞一部分興奮起來,而其他部分處於抑製狀態,而夢遊人的狀況也是如此,隻是自己不受暗示而已,而其他身體部分處於睡眠之中。所以,他們認為夢遊者像催眠者一樣,是按照自己的幻覺進行排演的活動,隻是他們忘記了這個幻覺是什麼而已。
要想讓夢遊者不再夢遊,有兩個比較實用的方法:
其一,心理治療
夢遊的出現和心理壓抑有很大關係。比如,像上麵的“某君”很可能是吃瓜的欲望沒有達到。當然一般的人很少因為這點芝麻小事而去夢遊。大多夢遊的人都是因為大的心靈創傷引起的。比如,一個夢遊的丈夫拿著刀指著自己的妻子,很可能是他把自己的妻子當作自己要發泄的對象。所以,讓一個夢遊者不去夢遊,最好的辦法是消除他的內心的壓抑。
其二,厭惡療法
一般來說,人們都排除讓自己感到不適的行為,所以,要想讓一個夢遊者不再去夢遊,就讓他在夢遊的時候“不適”。有人開玩笑說,在夢遊者的床前撒一把圖釘,肯定可以治好夢遊。這個方法看起來有些“殘忍”,不過,也指明了厭惡療法的“真諦”。大多夢遊的人都是一種“願望不足”的行為,這種行為總是有一定的“模式”,隻要及時中斷這個行為,並讓夢遊者感到不適,那麼夢遊這就會慢慢的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