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對事物的精準的判斷和把握,離不開覺察力。覺察力是洞悉徹悟事物的發展規律、方向的高度預見性的一種本領和能力,是能夠以小見大、以心見性、見微知著、敏捷獨到的一種超前的感悟能力,覺察力是自身體驗、內心關注的結果。

覺察力是超前思維的具體現。事物的出現和發展都有一定的跡象可循,沒有無因果的事物,更沒有毫無聯係的事物,覺察者善於運用心理、思維的力量去解開這些因果關係、相關環節,從細節看到整體,從瑣碎看到簡明,從表象看到本性,抽絲剝繭的將事物鋪墊展開,明晰事物的脈絡,從而或取精去糙,或去偽存真,或未雨綢繆,或相機而動……總之,覺察事物的結果和最終的目的便是為人們的行動或目標提供一個參考,從而避免陷入泥淖或圈套,做到預見未來,及時謀劃,從長計議。

覺察力是人生必不可的一種心理思維優勢和能力。“凡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指覺察力、預見性。正確的把握事物,就必須得“預”,得準備,得覺察,得從周圍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於己有利的,防備有害的,做好準備,並且要能夠辨別和提煉出有用的信息,找出事物的發展規律,敏銳地體察到事物的動向,及時的關注並且善發現其中的“機關”,從而解開“密碼”,撥開雲霧見青天。

在生活中,人們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這也需要覺察力。老子曰:見小曰明謂之察。從人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的留心關注中,就能覺察他們的本意或本質。這樣的智慧,就是覺察力。所謂人不可貌相,但是又確實可以以“貌”中得知一個人基本的心理活動特征或本性。“眉頭一皺,計上心頭。”這個眉頭就透露了處事者的即將決策的心理,但有時卻是犯愁的表現,因為“卻下眉頭,才上心頭。”眉毛一動,一皺一舒,不同情況下,含義不一樣,這裏隻是個例子而已,主要是說明覺察力的敏銳很重要,稍縱即逝的表現麵前,提前覺察了“天機”就多一分勝算。覺察力是心理的敏銳,是思維的互動和靈活,也是一種察人的慧根。

覺察力是一種立體的思維,既要占有信息,又要分析信息,既要運用思維,調動心理活動,又不能簡單的形而上學,看到表麵就了事,應“窺一斑而知全豹”,綜合的動用腦細胞,於不經意間拿出主意,這不是簡單的套用,它沒有定勢,也要求人的思維、心理沒有固定死板的框架,覺察需要內心的反複思量,天馬行空。

覺察力是無處不在的,是無論巨細的,要靠自己的留心和內心的關照,靈魂的呼喚,思維的活動,覺察力強的人永遠不會糊塗。

覺察使事物清晰,使人生美好,覺察的人是幸福的人,從現在起,留心觀察身邊的一切,學著覺察這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