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怎麼都出來了?大家還是進屋子坐吧。寶兒,去給你韓姐姐倒杯茶來,”劉嬸看著大家圍著韓西,一邊便笑著說道,一邊張羅著大家進屋坐。原來這幾天寶兒在學繡繡,這不幾人女人正聚在一起聊天,教寶兒繡東西呢。
寶兒聽了劉嬸的話,癟了癟嘴巴,有點不開心的倒茶去了,心裏還惦念跟韓西多聊聊說笑。
“小西這是我二兒子雲清的媳婦曼娘,這是三兒子雲定的媳婦桃花,她們都比你小呢。”劉嬸指著站在身旁的兩個年輕女子笑盈盈的說道,“曼娘、桃花說起來,你們還得叫韓姑娘姐姐呢。”
“劉嬸,你真是好福氣,有三位這麼漂亮的兒媳婦。”看著兩個作婦人打扮的年輕漂亮的女子,韓西有點臉紅,人家小小年紀不僅結婚了,還生孩子了,對比自己真成了大齡剩女了。曼娘,全名張曼,才十八九歲的年紀,身形苗條,大眼睛,皮膚白皙,身穿著淡紫蘭花刺繡領子粉紅對襟褙子,手裏抱著一個一歲大的孩子。桃花,原名趙桃花,比張曼人小,長得眉清目秀,小長長臉,尖尖的下巴像個白蓮花瓣似的,穿著一件淡綠色的交領襦裙,看上去有一種溫柔如水的感覺。
“這位是張嬸,住在下麵,張嬸的針線在村裏出了名的,有很多人請呢,這不今天我就請她過來教教寶兒的針線。”劉嬸向韓西介紹身邊站著的一位婦人,這婦人年約三四十歲,身著丁香色梭布褙子,頭發梳著盤髻,插著一根金絲發簪,看樣子家境不錯。除了這四個人,屋子裏還坐著一個身著銀白底子梅竹菊紋樣印花緞麵對襟褙子的少女,那女子約摸十四五歲的年紀,風姿綽約,容貌姣好,隻是臉色有點蒼白,看上去有點瘦弱,那是張嬸的小女兒張秀兒,
“秀秀姐,韓姐姐漂亮吧,我剛才說,你還不相信,現在相信了吧”寶兒從廚房端出茶水,在路過張秀兒身邊時,小聲的對張秀兒說。原來寶兒和韓西相處後,對韓西印象很好,覺得韓西既漂亮有可親,很喜歡這個新姐姐,便對好朋友張秀兒說了,張秀兒卻不以為意,讓寶兒有點不服氣。
張秀兒一直在盯著韓西瞧,隻見她漂亮的鵝蛋臉上,一雙彎彎的桃花眼滿是笑意,豐潤的嘴唇勾出好看的弧度,看得張秀兒不禁晃了神。忽然聽到寶兒這樣說,不由有點不好意思,急忙反駁的道“我哪有不相信你,隻是沒有親眼看到過罷了。”說完偷偷看了一下韓西,見韓西並沒有聽到兩人的對話,心裏鬆了一口氣。
韓西在劉嬸和張嬸兩人之間站著,聽到對張秀兒的介紹,隻是對她笑了笑,不曾聽到她和寶兒的悄悄話,隻覺得她是一個極其美麗的少女,對鄉下能出這麼漂亮的一個姑娘感到驚異。
“韓姑娘,身體好些了麼?在這邊還適應嗎?”劉嬸拉著韓西坐在她身旁,親熱的問道。
“恩,好多了,這幾天都麻煩你們了。”劉嬸這幾天又是送衣服,又是送吃的,讓韓西很是感受到了古人的淳樸熱情。
“沒事,以後大家都是同一個村裏的人了,有什麼事情就直接跟我們說就是的,不要客氣。”劉嬸笑嗬嗬的說道。
“是啊,有時間也到我們家去玩玩,或到村子裏到處走走,不要總呆在家裏,你初來咋到,還得多認識認識村裏人呢。”張嬸一邊繡著手裏的帕子,一邊對韓西說道
“恩,到時還要麻煩嬸子說說村裏的情況了。”韓西忙答道。
“韓姐姐,喝茶吧”寶兒把茶遞給韓西,便拿著自己的繡活坐在了韓西的身邊。
“寶兒,這是你繡的啊?繡得真好”看到寶兒手中還未繡完的的帕子,韓西很是佩服,沒想到小小年紀能把一朵桃花繡得跟真的一樣。
“哪有啊,秀秀姐姐才秀得好的,都可以賣到縣城的布店裏。”聽到韓西的讚美,寶兒不好意思的說道,“韓姐姐,你繡得怎麼樣啊?”
“啊,我啊,我不會繡東西,”看到寶兒和張秀兒滿臉驚訝,韓西尷尬的說道“我以前從來沒有學過。”隻能說在現代,刺繡是一門高端藝術,是一門特殊專業,除了特別的人還真沒有有會刺繡這一古老的技術。韓西在現代隻看過各種繡品,摸都沒有摸過,更不用說會繡了。
記得在現代某段時間非常流行繡十字繡,但一般繡得都是壁畫或者抱枕,做衣服或其他還是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