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欣雨眼神定定地看著李少華,毫無躲閃之意:“李老,我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她已經對那個墓穴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完整的勘測,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她找到的那個挖掘點特意找了一個頂部用巨大石柱進行支撐的墓室,這麼直接從墓室中央挖下去,因為墓室有四個石柱承受重量,不用擔心會出現坍塌的情況。比起在岩石層打洞,這些鬆軟的土層自然要好處理很多,而且這個洞挖掘下去,直接就能通過墓室走到耳房去將人救出來,而不用通過主室之前的那一片翻板,自然也不會觸動那些機關。
李少華點頭,朝著那個專家道:“就聽莊丫頭的!你們先去試試,發現不行了再撤回來!”
一行人跟著莊欣雨去找那個地方去了,李少華看著莊欣雨的背影消失在視線裏,這才怔怔地盯著地上那一遝A4紙看了半晌,回頭來問道:“她下盜洞做了什麼?”
常青將莊欣雨的古怪行為說了一遍,李少華的眼中就綻放出了一種灼灼光彩,歎道:“看來我還是看走眼了,這個莊丫頭絕對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十年尋龍,百年點穴,要學會尋龍尚且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更何況點穴。這丫頭小小年紀就能掌握到點穴的訣竅,她的師父,究竟是一個怎樣傳奇的人物?”
常青聽不懂李老的話,但是“十年尋龍,百年點穴”他還是知道的,他也沒有想到莊欣雨就這麼徒手勘測了一番就能將整個墓室的構造圖畫出來,原來傳說中的風水師竟然真的存在。
“她說她是南派的人,還真是高估了南派的本事。”李少華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南派的門主我就認識,雖然也會尋龍點穴這一招,但是功夫還學得不到家,比起莊丫頭可是差得遠了。她這一招,倒是讓我想起了四十年前我認識的一個人,尋找葬墓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能靠聽風雨辯雷聲觀草色妮痕來判斷墓葬的位置所在。”
李少華的眼中帶著一絲欽佩之色:“那個時候我還隻是一個學徒,跟著師父和一個私人考古團隊前往昆山尋找陵墓,我們在野外尋找墓葬,找了好幾天都沒有找到。就在我們以為線索錯誤的時候,考古團長把他請了過來。”
“他當時也不過三十來歲年紀,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就是風水師。當時正好是個雷雨天氣,他當機立斷讓我們整個團隊的人分散開來,到各個不同的方位去觀察雷雨閃電,然後記住特征回來向他彙報。”
“後來雨停了,他站在高處觀望風水,又聽完了我們的情況彙報,就立刻判斷出了古墓的方位,帶著我們一行人前往,果然就在那個方位找到了一個皇陵古墓。”
風水師並非假道學,雖然聽起來玄之又玄,但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一定根據的。古代的皇族貴胄墓葬的時候,都要請風水師勘測甄選出風水寶地再埋葬,對於風水師來說,真正的風水寶地莫過於“水繞格”與“環山格”,所謂山環水繞,富貴雙全。在風水地理格局上,這樣的地方一般都意味著安逸富貴,是帝王將相陵墓的最佳選擇地段。
不隻是這樣,風水師們在勘測的時候,不隻是看格局,還要運用望聞問切來判斷真假虛實。
古代墓葬中的填充物和陪葬物都大不相同,因此每一個朝代的陵墓的外部表象也不盡相同。秦漢時期墓葬中常常拿回灌注水印,隨葬朱砂防腐;唐宋之後的墓葬則會在墓葬外側塗抹青膏泥。
正是因為墓葬中含有這些特殊的物質,所以墓穴外植物的生長情況會各不相同,甚至還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那些氣味或許一般人難以察覺,但是風水師們卻能敏銳地辨別出那些特殊味道。
現在很多大學考古專業就有古代風水勘測的課程,那些經驗都是經過風水師們無數次驗證之後才積累出來的,卻並非風水界最頂尖的知識。很多風水師並不願意將自己畢生所研究的東西貢獻出來。考古學畢竟不是風水勘測,從專業上來說,考古學家未必就是風水師,至少李老對於尋找墓葬就並不擅長。即便是他到野外尋找古墓,也需要尋找專業的風水師。
風水師要懂尋龍點穴非常不容易,要做到百發百中一點就準更是難上加難,很多風水師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參透其中的奧妙。莊欣雨不過隨意地勘測了一圈就能將整個墓穴的構造圖都繪畫出來,可見她的本事已經學到家了。
李老的心中對莊欣雨的這個神秘的師父非常好奇,像莊欣雨這個年紀,又懂賭石懂鑒寶還懂風水,在古玩界的造詣已經超出了他們這些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太多太多,這就不隻是一個天賦異稟能解釋得清楚的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莊欣雨的那個師父將他畢生絕學都全部教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