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鈞
四川素稱“天府之國”,地形氣候立體多樣,千嶽競秀,萬河奔流;巴蜀文化傳承悠遠,名人輩出,積澱深厚;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民俗獨特,民風淳樸。各種自然與人文景觀又是共生互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獨厚、品位極高的天府旅遊資源,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流連忘返。2003年我們推出了《天府神遊》第一版,試圖在文化心理和審美觀照上選取較新的角度,對滿盆珠玉的四川旅遊資源做一番串聯和展示,以促進中國西部旅遊這一朝陽產業、康樂倫理產業的蓬勃發展。那本書很受廣大讀者的歡迎,早已告罄。有些朋友讀後意猶未盡,建議擴充為套書,增訂再版。在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的關心和旅遊、出版部門的支持下,改版工作順利開展,但在重建架構、提煉特色、突出亮點、撰文選圖等方麵都頗費思量,其難度超出了開初的預計,三易寒暑,才將新版——《天府神遊五色版》呈獻在讀者麵前。書名是從鄉先賢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膾炙人口的名句“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中拈出“神遊”二字起興;五色版則是以金、綠、藍、紫、赤分別象征和代表五卷書的基本特色,體現天府旅遊五彩斑斕的內涵。
何謂“神遊”天府?讓我們從三個層麵略申其意蘊:
“神遊”天府,首先標誌著旅遊客體對象的極高品位。古人鑒賞書畫,多以最高境界為神品,讚其“氣韻生動,出於天成,人莫窺其巧者”。巴蜀景觀,具有天下第一流神品的質地。“劍門雄,棧道險,青城幽,峨眉秀”,更有九寨仙境、黃龍瑤池、“香格裏拉”、海螺冰川、熊貓故鄉,皆令世人驚歎自然世界無邊的神奇。三星堆的青銅神人,金沙遺址的金箔神鳥,大型的古蜀船棺葬,以及那些千年古刹、洞天福地、羌原古堡,都隱匿著文化世界無盡的神秘。至於藏區的經幡和神舞,羌族的祭山和咂酒,大涼山的火把節,瀘沽湖的阿肖婚,還有曆代文人墨客、豪傑之士以及長征壯舉在蜀地留下的蹤跡和傳奇,則折射出心靈世界無窮的神妙。這一切疊加在一起,為有心的遊客回歸自然、回歸文化,提供了既浪漫、詩化,又激揚、蹈厲的“神品”資源。如此天造地設、神采飛揚的佳境勝跡,具有恒久的魅力,絕對值得一再“神遊”。
“神遊”天府,同時對天府旅遊者應持有和達到的境界提出了很高要求。天府乃山川形勝、富庶繁華之地,自古有遊賞休閑之風習。隨著經濟社會邁向全麵小康的進程,人們對休閑的價值和意義重新刮目相看,對休閑文化的關鍵詞——“遊”也有越來越深的體悟。古人“遊目騁懷”“遊心太玄”“遊藝依仁”“任運優遊”等語,無不透露“遊”是一種詩性的生活態度和生存方式,在某種意義上是遊者主體與客體調適的過程。因而,“遊”就有不同的體驗層次,反映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就旅遊者的心理體驗而言,大體有三境:最初是把休閑、觀光作為繁忙工作後的調劑、休整,“瀟灑走一回”,往往慕名而來,倉促而歸,雖覺景觀賞心悅目,但感受不深。第二境是具有一定文化修養又稍有寧靜心境的旅遊者,鍾情於山水、人文,力求興會神到,澄懷味象,怡身暢神,其精神的愉悅和感受,當然遠遠超越前者。第三境是人文情懷與大自然進一步交融、契合,“得至美而遊乎至樂”,萬趣融於神思,物我趨於一體,乃至物我兩忘,心靈獲得淨化和升華,高度的美感和突發的靈感使優遊棲居者陶醉和振奮,這種境界可謂“神遊”,或用莊子的話,叫做“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