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認識自我(1)(1 / 3)

第一課說說自己

一、身體自我當你在很小的時候,大概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也就是開始了對自己本身的了解,那時起,你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了,如果媽媽離開你,你就會感到非常痛苦,而媽媽一回來就感到很安全。我們對自己的了解首先是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性別、家庭住址、哪裏人等等。

這是對自己最簡單的認識。大概在幼兒園時期已經能知道這些了。上小學後,我們要開始對自己有更多更深的認識。首先,我們來認識自己的外貌。在我們的周圍,大家都可以看到,有的人長得胖,有的人長得瘦,有的人長得高,有的人長得矮,有的長得比較漂亮,而有的則很一般等等。每個人的長相都是不同的,你是否經常照鏡子呢·那麼你自己的長相是什麼樣的呢·你怎麼看待自己的長相呢·下麵我們先看一個例子吧。

強強小時候由於患小兒麻痹症,腿有些拐,身體上的殘疾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在學校裏,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操場上自由跑跳,體育課上也不能與同學們一起活動,而且還有些調皮的孩子在後麵叫他“小拐子”。本來知道自己的身體有殘疾就已經很難過了,可是還有同學給他取綽號,這更讓他傷心了。老師知道了強強的情況後,專門召開了主題班會,指出不要隻看到人的外表還要看他的內心,提倡大家要互相尊重,特別是殘疾的同學更需要大家尊重和幫助,而不是嘲笑和諷刺他。從此以後,再沒有人叫強強的綽號了,強強也開心多了。

對於自己的相貌,有的同學可能覺得自己長得很好看,對自己也很滿意,而有的同學則認為自己長得很一般甚至有點醜,還有的人由於先天原因或疾病導致身體的殘疾,也就像我們在上麵的例子中介紹的強強一樣。我們每個人的長相都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由我們的先天因素來決定的,所以一個人的外表長相是很難改變的。因此長得不好看的同學也不要感到難過,一個人真正的美是在於他的心靈美。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他雖然相貌不美,卻是一個為世界做出很大貢獻的著名人物。我們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外表,同時還要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外表。

同學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爸爸媽媽的心肝,不論你長得怎麼樣,他們都是很愛你們的。爸爸媽媽隻有一個你,這個世界上也隻有一個你,不論美醜,你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外貌,還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外貌特點。

二、心理自我

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可能會發現電視中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特點。比如電視劇《還珠格格》裏麵的小燕子和紫薇就是很不同的兩個人,一個是活潑好動又很開朗,而另一個是聰明好學又穩重。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同學們,你們可能還會列出她們兩個的很多特點,這就是她們不同的性格。你們知道自己的性格特點嗎·通過學習,可以試著了解自己的特點。

張欣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很容易衝動。老師講故事時,他聽得很入迷,非常興奮和激動。對老師的提問常不假思索地進行回答,因而常常答得牛頭不對馬嘴。在懊惱和激動時容易發火,愛跟人打架。可他上課能夠全神貫注地聽講,很少分心,完成家庭作業和課堂作業時注意力也很集中。但課間休息時他總是在走廊裏跑來跑去,從不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說話快,聲音大,寫字也很快,往往一揮而就,但很不工整。他的麵部表情豐富,興趣和誌向都很穩定,遇到困難能沉得住氣,並能以極大的毅力去克服。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主要是對身體特征和外貌的了解。小學生從中年級已經開始逐漸對自己的心理特征進行一定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進行,大家會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有很多同學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和愛好,如有的學生喜歡唱歌、跳舞,有的喜歡體育運動。小學生了解到自己有些需要,如周末想去一些地方玩,並且希望家長能夠尊重和滿足他的意見和要求。大家能夠從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方麵來認識自己,比如有的同學說自己活潑好動,喜歡結交朋友,愛好很廣;有的說自己比較怕羞、膽小、不愛說話等等。這都是由於大家的個性各不相同。

一個人的個性大致可以分為外向性和內向性兩種。外向性同學活潑好動,喜歡與很多小夥伴一起玩,上課敢於發言,興趣愛好廣泛,有時做事不認真等。上麵所說的張欣同學的個性,就屬於外向性。而內向性的同學大部分比較安靜,喜歡獨自玩或隻與幾個要好的朋友玩,做事比較認真,堅持性比較強。大家如果仔細觀察周圍的同學,你就會發現許多人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大家性格各不相同。觀察周圍人的特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