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洛伊德重要論著

《癔病研究》(與布羅伊爾合著,1895)

《夢的解析》(1900)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1904)

《多拉的分析》(1905)

《玩笑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1905)

《性學三論》(1905)

《精神分析運動史》(1906)

《列奧納多·達·芬奇和他對童年時代的一次回憶》(1910)

《圖騰與禁忌》(1913)

《論無意識》(1915)

《超越快樂原則》(1920)

《集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1921)

《自我與本我》(1923)

《焦慮問題》(1926)

《幻想的未來》(1927)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弑父》(1928)

《笛卡爾的幾個夢:給馬克西姆·勒羅伊的信》(1929)

《文明及其不滿》(1930)

《力比多類型》(1931)

《女性之性》(1931)

《恐懼的獲得和控製》(1932)

《雅典衛城的記憶擾亂》(1936)

《摩西與一神教》(1939)

二.意義深遠的名句

1、笑話給予我們快感,是通過把一個充滿能量和緊張度的有意識過程轉化為一個輕鬆的無意識過程來實現的。

2、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愛情和工作。

3、人都有吮吸的欲望。

4、對一個男孩來說,他的無意識中有種對母親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親,一旦對他構成威脅,他都會產生仇恨,甚至想殺掉他們。

5、女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是永恒麻煩的源泉,但她們依然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種類中最好的事物。沒有她們,情形會更糟。

6、人是一個受本能願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

7、在人的無意識中,性欲一直是處於壓抑的狀況,社會的道德法製等文明規則使人的本能欲望時刻處於理性的控製之中。

8、人類天生具有“弑父情結”,從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親展開鬥爭,以擺脫被統治、支配的地位,爭取獨立自由的權利,進而掌握家庭的主導權和社會的主動權。

9、我們整個心理活動似乎都是在下決心去求取歡樂、避免痛苦,而且自動地受快樂原則的調節。

10、生物性即命運。

11、感情的衝動更接近於基於性本能的欲望衝動。

12、夢是欲望的滿足。

13、人體就是命運。(解剖即命運)

14、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無意識中確信自己不死。

15、良心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對於躁動於我們體內的某種異常願望的抵製。

16、本我過去在哪裏,自我就應在哪裏。

17、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18、人類世界就是一個悲劇。

19、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無意識的真實流露。

三.弗洛伊德生平大事記

1856年 生於(現屬捷克的)摩拉維亞洲弗賴堡。

1859年 3歲 全家遷居萊比錫。

1860年 4歲 又遷維也納。

1865年 9歲 進施帕爾中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