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7章 為什麼情感需要精心培養(2 / 2)

(1)愛自己,等於愛父母。父母牽掛的心總是不離子女左右的,你成功了,他們笑了;你失敗了,他們為你鼓勵,為你打氣;你墮落了,他們的心會在流血……所以我們要照顧好自己,我們要不斷的進步,朝著朝陽的方向邁進,讓他們時時刻刻發出會心的微笑。

(2)常回家看看。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把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表達得淋漓盡致。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隻要你平平安安,常回家看看,為他們涮涮筷子、洗洗碗就心滿意足。其實父母的心願就是一家子團聚,和和氣氣、開開心心就好。

(3)理解他們,關心他們。父母有時候會對你關心過度,甚至會因為所謂的幸福幹預你的生活。這時候你就要關心和理解他們,不要和他們發起火的攻勢,要善於和他們交流,爭取以“理”服人。有時候他們的生活習慣可能不近情理,甚至還會住你的臉上抹黑,你不能罵他們,而是要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消遣方式,同時通過自己的言行盡量讓他們改善生活,擁有自己的娛樂方式。

(4)給他們幸福。在自己小有成就的時候,把自己的生活富裕留一些給他們分享,可以把他們接過來與自己同住。

可憐天下父母心,理解父母的愛,珍惜父母的愛,並及時的給他們回報。這是美滿家庭的最高狀態。

3.親子時間人人有

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的多少與品質,足以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父母重視的程度,那些根本不愛孩子的父母,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會一再告誡孩子自己如何愛他們,多麼重視他們,卻非常吝嗇在孩子身上投入時間。這樣隻會加重孩子對你的不信任和不尊重。雖然現代生活的節奏讓你無暇抽出太多寶貴的時間在孩子的身上,但事實上,父母親子的時間還是有的,隻要你學會用心,隻要把你指縫中的空隙留給孩子,對孩子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的,他們是很容易滿足的。

(1)創建共同閱讀時間。父母不管其工作再繁忙,每天或每周總要撥出一塊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作為家庭共同閱讀時間。關掉電視機,收音機,父母與孩子圍在書桌旁,共同閱讀,然後討論交流,分享心得體會,這就是家庭讀書會。通過家庭讀書會,拉近孩子與書籍的距離,讓孩子與書本交朋友,擴大知識麵,讓書本成為孩子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

(2)陪孩子旅遊去。幼小的心靈如果太過於束縛,會變得麻木,缺少靈性。我們要多給一些時間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陽光和雨露。孩子在天地自然中漫遊,不但可以陶冶性情,激活生命的活力,還可以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可以更好的填補在課堂中學習的缺陷。

(3)與孩子一起遊戲。父母和孩子一起遊戲可以增加情感的交流,創造其樂融融的生活狀態。一起卡拉OK,搞個家庭舞會,一起玩電腦遊戲,在遊戲中學會創造,在遊戲中認識快樂人生。孩子天性比較貪玩,我們要善於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壓製。在共同的遊戲中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精神觀念,無疑比強製更有效。

我們一年365天,每周兩天雙休,每年三次長假,再加上暑假、寒假,其實孩子有一半的時間會在家裏度過!孩子多麼希望能與父母一起在共同的時間裏去農村親近大自然,去博物館了解現代科技,去公園泛舟,去海灘踏浪……有了共同時間,才有親子之間的天倫之樂和心靈撞擊的美麗火花。

英國作家埃米爾·賴希在《生命中的成功》一書中指出:“個人成功的要素,不僅包括個人的職業和收入,而且還包括個人的家庭、友誼、健康以及個人的精神、情感等要素。”一個人的成長,與其所處的家庭緊密聯係在一起。家庭是愛的學校,是塑造健康人格的第一環境,父母共同成長的天空。家是心靈休憩的港灣,是你揚帆的動力。讓我們擁有一個家,在家中體會愛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