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發現寶寶的早期異常
視力缺陷
新生兒期眼睛問題要早發現。寶寶出生後,醫生會對新生兒的眼睛進行檢查,以早期發現眼睛的先天疾患和問題。同時,媽媽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眼睛,看看孩子的瞳孔是否是正常的黑色、接近光亮時孩子是否有瞬目反應(即眨眼)。此外,媽媽還要引起注意的是,自從消滅天花和以麻疹疫苗預防麻疹以來,兒童因患病而致的低視力越來越少,倒是角膜外傷處理不當、角膜異物、眼球穿通傷、爆竹所致眼球外傷及燒傷成為兒童低視力的主要原因。所以,媽媽一定要看護好小寶寶,以免引發不幸。
聽力缺陷
新生兒期的聽力問題也要及早發現。當媽媽在新生兒期呼喚寶寶時,就要注意寶寶的反應,順便測試寶寶的聽力。比如媽媽可以在新生兒的耳邊拍幾下手掌或搖幾下搖鈴,注意觀察新生兒是否有皺眉、出現呼吸加快或屏一下氣、突然哭起來或者從哭聲中突然停下等反應,如果有這些反應就表明新生兒的聽力正常;反之,如果新生兒對媽媽的聲音刺激沒有絲毫反應,就要懷疑他是否有聽力障礙,要盡快去醫院檢查。
溫馨提醒
一般來說,新生兒聽力障礙除遺傳外,都是由於孩子在母體內就受到病毒、耳毒藥物、產傷、缺氧、溶血以及後天耳毒藥物、全身中毒性感染、耳部炎症、外傷等影響造成的。所以,媽媽在孕期一定要盡量避免這些易引起寶寶聽力缺陷的因素。
如何防治寶寶的早期異常
寶寶視力異常的防治
如果發現了寶寶眼睛的先天疾患,需要盡早幹預治療,有些先天性的眼睛病患是可以治愈的。例如,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寶寶早期進行手術,可以治愈,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2個月內就應進行手術。
另一方麵,新媽媽還要及早注意預防寶寶發生眼外傷,如尖銳的刀剪、鉛筆、玩具所致的創傷;預防各種急性傳染病,防止寶寶染上沙眼,防止淋病性眼炎。
寶寶聽力異常的防治
要預防寶寶的聽力缺陷,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用藥,後天耳聾的原因首推耳毒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奎寧、氯喹、心得寧、利尿酸和中藥烏草等;其次,媽媽還要預防寶寶發高燒引起的對耳的損害,尤其是嬰兒期特別要預防,因為年齡越小,受到損害後語言忘記得越快。據調查,3歲前耳聾幾周後語言喪失;6歲時耳聾語言能保持4~5個月,6個月後隻會說幾個字;7歲後耳聾可保留部分語言能力,訓練得好語言能力接近常人。
溫馨提醒
還要提醒媽媽的是,預防寶寶的聽力缺陷首先就要禁止近親結婚,以減少不利的遺傳因素。同樣重要的是,媽媽還要保證孕期的健康,尤其是妊娠前三個月媽媽一定要避免風疹等病毒感染。
對孩子的異常可以進行早期幹預
視力缺陷的早期幹預法有哪些
〇低視力的孩子可配用助視器。必須經過眼科醫生全麵檢查而配戴。助視器能將物體放大,給孩子較高視覺刺激去“喚醒”視細胞功能,使嬰兒盡早建立視覺細胞通路。在助視器幫助下,低視力兒童的視力能得到恢複,生活可以自理,能參加學習及就業。
〇幫助有視力缺陷的孩子學會生活自理。要固定家中一切用具放置的地方,逐漸教會盲孩子清潔衛生、做飯、接電話、撥號碼等本領;由於盲童有靈敏的聽覺,所以盡量發揮他的聽覺所長,鼓勵他學習音樂、外語,擴展知識;盲童的觸覺亦特別靈敏,女孩子還可以學習編織等手工技巧,爭取自食其力。
〇讓有視力缺陷的孩子融入健全孩子中。鼓勵有視力缺陷的孩子與鄰居孩子更多交往,組成互助組,這樣既可消除盲童的自卑心理,又可培養健全孩子助人為樂的品質;家長還可以參加低視力兒童家庭聚會,互相交流幫助盲童的經曆和體會,更好地幫助孩子;讓孩子進入盲童學校,讓孩子學到應有的文化和生活知識。
聽力缺陷的早期幹預法有哪些
〇兩歲前盡早配用助聽器。盡早配用助聽器可以對孩子進行正規的聽力和語言訓練,可以使聾兒不啞。注意,助聽器要經過醫生測定,按孩子的聽級和情況來配戴。早配戴能使孩子殘餘聽力放大,孩子聽到語言的聲音才便於模仿發音。
〇未配用助聽器之前,幫助聾兒克服困難。聾兒沒有配用助聽器之前,以手語為主,進入手語學校就讀。即使這樣,聾兒本身也要克服很多困難,需要健全人的幫助。
〇仔細發現聾兒的特長並加以特別培養。聾兒的視覺特別靈敏,所以聾兒學習繪畫、雕塑及細致的工藝是他們的特長,家長要仔細觀察和關注孩子的特長,進行特別培養,使聾兒自立,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