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調研分析,定義利潤、賦稅和成本之所以會如此困難,主要來自於會計團隊的專業度。他們強調將企業內所有事實轉化為可量化的數字和可替換的金錢,關心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不是相反的東西,關心計算、預測、控製,關心總體意義上的法律和秩序。正如凱依所說:“在所有專業團隊中,會計師的詞彙能力最差。”我接著說:“而在心理治療師的眼裏,會計人員是一群最狂熱的人。”依照我對他們的認識,他們都是出身會計學校,隻對數字、小細節有興趣,性格非常保守。
在專業學校以及大學裏,會計師或其他具有強迫性格的人,都過份強調分數、學分、學曆、學位等因素的可替代性,他們將所有的教育投資都轉換成算術運算。但是新的工業和企業哲學需要不同的會計係統、不同性格的會計人員。
導致會計師具有如此生活哲學的因素是什麼?分析最終,歸究於他們對自身的不信任。他們為家庭開支做好預算規劃,將一定數量的錢存起來,不去動用。他們會因為某種用途而存入一筆金錢。他們不願動用利率隻有4%的存款,而寧願花利率為11%的貸款,因為他們堅守“絕不動用自己的存款”的觀念。這些人可以被認為是自我愚弄的人,好比有些人會將鬧鍾撥快10分鍾,認為自己可以多睡一點。這顯得非常荒謬可笑,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撥快了10分鍾。現在的日光節約措施也犯了同樣情形的錯誤,這些都顯出了輕微的心理病態。夏季時,我們並沒有透過法律強製規定所有企業提前一小時上班,而是愚蠢地將時鍾撥快以為自己可以睡相同的時間。
具有創造性的人與此恰好相反。有創造力的人相信自己不需事先準備,就能有效地處理新的問題與狀況,在新的環境中臨場發揮。愈具強迫性格的人,就愈需要對未來做詳盡的規劃,而且不得隨意更改或破壞。有些人甚至對未來做出某種承諾,堅守到底。舉個例子,如果他們計劃某一天參加一個派對或旅遊,然後無論刮風下雨,仍堅持按計劃進行。他們絕不改變心意,否則就會因此而陷入焦慮不安的情緒。當然,這種規劃未來、仔細計算每件事、要求事事精準、可預測的態度,其實是對不安情緒的一種防衛機製,以避免自己麵對意料之外的事。他們極不願意陷入毫無準備的情境中。他們無法適應突發的事件,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在如此情況下找到解決方法。
對於這樣的人或是會計師類型的人而言,要他們放棄詳盡的控製與檢查行為,隻會造成恐慌和害怕。他們認為清楚未來將要進行的每一件事是非常必要的,即使是不重要的瑣事也是同樣的方法,哪怕涉及對別人的不信任。也許這就是我們的會計係統隻處理有形的事物,隻處理可以轉換成金錢形式的事物的主要原因。具有強迫性格的人不信任感情、混亂、不可測,甚至是人性。會計人員必須把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物,都轉化成可以量化的數字。同時,那些理論家,也必須要將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都必須轉化成由簡單的線條與表格所構成的圖表。
對於統計數字、時間表以及其他外部資料的強烈需求,透露出內心信任度與確定感的缺乏。具有果斷能力的人會從經驗中學習很多知識,因此,利用外部線索的人適當地運用外部資料協助自己做出正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