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樂(2 / 2)

不一會功夫,張綺便來到了一處院落外。看著漸漸成蔭的柳枝,她暗暗忖道:張蕭氏有動作了!我應該不會被抬到蕭莫的房裏了。

轉眼她又好奇地想道:到底是什麼緣故?怎麼大夫人對張家女與蕭莫聯姻這般抗拒?

院落中,一陣琴聲飄然而來。那琴聲清雅中正中,有著婉轉風流之間。聽著這技巧嫻熟之極的樂音,張綺不由止了步。

接著,琴聲又是一轉,由婉轉變為舒緩,變為一種細雨纏綿的春意。

明明是動聽的,舒暢的樂音,可張綺聽著聽著,卻紅了眼眶,哽咽出聲。

琴聲戛然而止。

袁教習的聲音從裏麵傳來,“何人在落淚?”

張綺在院子外福了福,啞聲說道:“是我,是張氏阿綺。”

袁教習噫了一聲,奇道:“我這曲音,怎地會讓你落淚?”

張綺抬起頭,她看著那在春風中飄拂來去的柳枝,好一會才回道:“教習的琴音如這春雨,綿綿而來,悠悠而去,絲絲繞繞,寸寸皆情。阿綺感懷,隻是想這春光雖好,卻時日太短,春雨雖暖,卻陰綿惱人。”

她這番話,不但指出了袁教習琴中的意境,還表達了她賞琴之後泛出的憂思。

在這個時代很多文人的眼中,傷春悲秋,惆悵黯然是一種很美的意境。這意境不可太過,太過則悲,也不可沒有,沒有則無趣。也因此,張綺不管是在張軒,還是在蕭莫等人麵前,時不時會表現出幾分淡淡的怯弱和傷悲——唯有如此,方能得到他們的感慨和憐惜。

張綺的聲音落下後,袁教習突然一聲長歎,道:“我這琴曲原本歡愉,在失意人聽來,卻依然失意。”他像是被張綺提醒了,猛然把琴一推,道:“是了,是了。便是同樣的樂音,聽的人心境不同,那感觸也就不同。”

他於琴曲之道,本是有大才的。此次被張綺提醒,一些原先想不到的思路便豁然貫通。

他站了起來,朗聲道:“進來吧。”

張綺恩了一聲,慢慢走了進去——在提步時,她悄無聲息地拂了拂額發,露出她越發精致靈透的麵容。

吱呀聲中,她出現在院門口。

袁教習抬頭向她看來。

這一看,他雙眼一亮。

直直地盯了她片刻,袁教習突然一聲長歎,“原來如此。”他朝著對麵的塌一指,道:“你能做出逍遙遊那等曲子,可見是個知音的。在天地樂音麵前,你我地位一樣,坐吧。”

張綺也不推辭,輕快地應了一聲是,提步走到他對麵的塌上,慢慢坐下。

袁教習還在盯著她的臉,看著看著,他慢慢說道:“昨晚宴席上,你那般裝扮,可是不願遠走他鄉?”

聽他這語氣,當時他也在宴中?張綺一怔,忖道,自己當時全副心神都放在廣陵王身上,倒沒有注意到他是否在場。

在袁教習的詢問中,張綺低下了頭,幾案下,她雙手悄悄絞動著——為了此刻能坐在他麵前,她一直在尋找機會。現在,那機會終於讓她抓住了。